1、樗拼音:chū。
2、秦昭襄王七年病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樗里疾又稱樗里子、嚴君疾,嬴姓,趙氏,名疾,戰國時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其母為韓國人。
4、能說會道,足智多謀,綽號“智囊”,擅長外交、軍事。
5、輔佐秦惠文王,拜為右更,攻取魏國曲沃、趙國藺邑和楚國漢中,攻城略地,封于蜀郡嚴道縣(今四川省滎經縣嚴道鎮),號嚴君。
6、秦武王即位后,驅逐張儀和魏章,任命戰功卓著的樗里子為右丞相,精通韜略的甘茂為左丞相。
7、二人相得益彰,推動大規模對外戰爭,擴張秦國版圖,為后來秦國統一中國打下堅實根基。
8、秦昭襄王元年,拜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務。
9、七年(前300年),去世,葬于渭水南岸章臺之東,后世堪輿家尊之為“樗里先師”。
10、著有作品《青鳥經》,傳于世。
11、擴展資料: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樗里疾臨終前預言說:“一百年之后,這里會有天子的宮殿夾著我的墳墓。
12、”樗里疾的家在秦昭襄王廟西邊渭水之南的陰鄉樗里,因此人們稱之為樗里疾。
13、到西漢建立后,所建的長樂宮就在墳墓的東邊,而未央宮就在他墳墓的西邊,武庫正對著他的墳墓,正如他所預言的那樣。
14、于是后世的堪輿家皆奉樗里疾為相地術正宗,尊之為神。
15、《史記》及其他古籍倒沒有記載樗里疾在堪輿學上的才能,不過在《古今圖書集成》堪輿部名流列傳卻將他列入風水學者。
16、這是由于他曾經根據某地的“地理特色”,而準確的預測出,當事者未來的時空變化,因而名臊一時,并且為堪輿學界所推崇。
17、據清朝馬泰清《地理辨惑》記載,樗里疾有作品《青鳥經》傳世。
18、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樗里疾。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