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了,天氣逐漸炎熱,兒童如何做好防曬?生活中,不少家長對兒童防曬存在誤區:“兒童也要防曬?”“孩子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有必要防曬嗎?”“孩子曬黑點更健康!”
事實果真如此嗎?常言道,多曬太陽補補鈣。曬太陽的確可以促進身體合成必需的維生素D,有益于鈣的吸收,可以有效預防佝僂病,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非常重要。
(資料圖片)
然而,曬太陽也有講究。日光主要包括紫外線(UV)、可見光、紅外線,其中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最嚴重,包括曬黑、曬傷、各種光敏性疾病、光老化,甚至會增加患皮膚癌風險。如果盲目曬太陽,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保護孩子皮膚健康,還要懂得科學防曬。
兒童也需要防曬嗎?
兒童需要防曬,而且由于兒童皮膚與成人皮膚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巨大差別,兒童比成人更需要防曬。
兒童皮膚較薄,皮膚屏障功能薄弱,角質層越薄,抵御紫外線的能力也越弱。另外,兒童皮膚的黑色素含量低,光敏性高,紫外線抵御能力差,易被紫外線輻射灼傷。適當的紫外線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骨骼發育,成長期的兒童多曬太陽,有利于身體健康。
要注意的是,適量紫外線對身體有益,過量紫外線則對皮膚有害。
紫外線中的UVA(長波紫外線)和UVB(中波紫外線)主要參與光老化的致病過程,當皮膚受到UVA和UVB照射超過所能承受的劑量時,會產生急性皮炎,輕者見紅斑;重者可發生水腫或大皰,感覺瘙癢、灼熱、疼痛。
有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的紫外線照射量相當于終身累積劑量的1/3,且皮膚腫瘤的發病率與兒童時期接受紫外線照射的量密切相關。由此可見,兒童防曬是其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如何進行防曬?
既然兒童防曬至關重要,那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如何幫助孩子做好防曬呢?
■盡可能避免太陽光暴曬
小于6月齡的嬰兒皮膚缺乏黑色素的保護,應避免陽光暴曬或直射,戶外活動時應撐起手推車的頂棚,或利用傘、樹蔭等遮蔽陽光。
■硬防曬是兒童防曬首選
家長可以給寶寶穿上輕薄、透氣的長袖衣服和長褲,也可以選擇標有紫外線防護系數(UPF)的防曬服,同時戴上寬帽檐的帽子和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防止太陽直射在皮膚上。
■正確使用防曬霜
年齡大于6個月的兒童戶外活動時,需給暴露部位涂抹足量的廣譜防曬霜;外出戲水或游泳時,可以選擇有防水功能的防曬霜,游泳或者出汗后需有規律地重復使用防曬霜。
■選擇適宜的戶外活動時間
每天10時至16時是紫外線最強的時段,應盡量避免在紫外線輻射高峰期進行戶外活動。
如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可分物理性、化學性以及物理/化學混合性等,物理防曬霜以二氧化鈦(抵御UVB輻射為主)或氧化鋅(抵御UVA輻射為主)為有效成分,防曬原理為反射和折射紫外線,而化學防曬霜以各種紫外線吸收劑為有效成分。
兒童推薦使用純物理的防曬產品比較安全。
對于防曬霜的選擇可以憑借SPF、PA強度,耐水、耐汗性,以及伸展性佳等指標作為選擇的主要標準。其中,PA(針對UVA,防曬黑和光老化)與SPF(針對UVB,防曬紅)是最重要的防曬指標,因此建議選擇可以覆蓋UVA以及UVB,對皮膚和眼睛無刺激且致敏性低的廣譜兒童防曬霜。
不必過度追求SPF的數值,一般數值越高對皮膚的刺激也越大。兒童在涂抹防曬霜之前,可以先在手臂內側、耳后等皮膚薄的地方少量涂抹觀察,若沒有出現局部紅、癢等過敏反應,方可繼續使用。
防曬霜需要足量使用,有戶外活動時可以多次補涂。
曬傷后如何修護?
如果兒童出現輕微曬傷,如皮膚發紅、發燙、脫皮或伴有輕微疼痛等情況,要盡早轉到陰涼處,可用冷毛巾或者將毛巾包裹冰塊敷在曬傷部位,局部降溫緩解腫脹。
如果兒童曬傷嚴重,出現水皰、局部燒灼感或皮膚剝脫等表現,甚至出現發熱、寒戰、全身不適等癥狀時,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門診就診處理。
兒童曬傷后需要足量補充體內水分,飲食中可以多添加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食物,如蘋果、番茄、橙子、青椒等。豆制品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也能幫助減輕紫外線的傷害。
防曬不分年齡,不分氣候。掌握正確防曬技能,讓寶寶無懼陽光,盡情享受戶外活動。
(作者為上海市兒童醫院皮膚科醫生華圣元 楊蕓 錢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