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芯傳感
本文作者:梧桐
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40億,超過即時通訊(10.38億),成為第一大互聯網應用。
(資料圖)
2022年泛網絡視聽產業的市場規模為7274.4億元,較2021年增長4.4%。其中,短視頻領域市場規模為2928.3億,占比為40.3%,是產業增量的主要來源;其次是網絡直播領域,市場規模為1249.6億,占比為17.2%,成為拉動網絡視聽行業市場規模的重要力量。
毋庸置疑,視聽體驗的升級重構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該產業在為軟件平臺和無數創作者帶來收益的同時,其實還帶動了硬件設備的產銷量。
能夠發現的是,越來越多的視頻博主和主播開始使用更加專業的設備。以麥克風為例,掛在人們衣領上的領夾麥克風,以往只會出現在專業記者的采訪場景里,而如今在博主和主播身邊已是司空見慣。
以傳感器行業從業者的視角來看,視聽產業讓筆者想到的是MEMS麥克風。于是在龐大的視聽市場里,筆者好奇三個問題,相關設備的硬件環境如何?MEMS麥克風在其中的普及度如何?又有哪些企業能分到一份蛋糕?
視聽設備的硬件情況
據了解,目前麥克風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ECM(駐極體)麥克風,另一類為MEMS麥克風。而在MEMS麥克風中,核心傳感器為MEMS電容傳感器。
自2010年起,MEMS麥克風就以飛快的速度開始替代ECM麥克風,如今在手機、平板電腦、耳機等消費電子及汽車電子領域,MEMS麥克風的身影已十分常見。不過ECM麥克風仍有新品在持續出貨。而關于二者誰更適用,還得從技術與成本的角度考慮。
從技術和成本的角度來說,MEMS麥克風有如下優勢:
1、采用微加工技術可以精確控制麥克風的尺寸和薄膜應力,實現對靈敏度和頻率響應的控制;
2、封裝成型的MEMS麥克風為單面結構器件,尺寸能夠做到只有1~2毫米,且能承受高溫回流焊,可以自動化裝配,這使得麥克風的生產和裝配成本降低;
3、其信號處理電路提供外部偏置,有效的偏置使麥克風在不同溫度下的性能都十分穩定,其靈敏度受溫度、振動、濕度和時間的影響小。
4、由于采用類似于微型芯片廠中制造數十億個電子芯片的完美自動化技術,可以實現高效批量生產,因此MEMS麥克風的價格要比工廠裝配線上制造的ECM麥克風便宜得多。
但從升級和維護的角度來說,ECM麥克風也有獨特的優勢。
1、對于工程師來說,ECM麥克風擁有額外的設計靈活性。
2、對于使用者而言,基于ECM較大的物理尺寸,在清潔和防潮等方面會便于管理。
3、ECM產品可提供具有內在方向性的單向或噪聲消除,同時ECM較寬的工作電壓范圍,目前是具有松散調節電壓產品的首選解決方案。
但無論技術的優勢如何,市場往往能給出答案。
MEMS麥克風的市場情況
據市場調研公司Yole統計,ECM 麥克風出貨量正緩慢萎縮,到2022年時,出貨量約僅在30億顆左右。而另一方面,Yole則預計2023年,全球MEMS麥克風市場規模將達到13.63億美元,出貨量也將進一步上升至92.5億顆。
能夠看出,市場上存在MEMS技術取代ECM技術的趨勢。但在視聽產業中,據了解,目前無線麥克風使用較多的仍是ECM技術。
很遺憾的是,筆者暫未在網絡上搜索到,MEMS技術未在無線麥克風上替代ECM技術的具體原因(若有知道的讀者,還請不吝賜教)。
不過如果存在替代的可能,換一個角度想,這對于MEMS技術而言,其實是一片藍海。
從產業上來看,MEMS麥克風的主要玩家有中國廠商如歌爾股份、瑞聲科技、共達電聲、敏芯股份等,國外廠商如樓氏電子、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等。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廠商市場份額總和已占全球市場的一半。
而從終端廠商的角度來看,國外無線領夾麥克風頭部廠商主要包括索尼、RODE Microphones、Thomann、HOLLYLAND和森海塞爾等,而國內則有長豐影像器材有限公司、科嘜、猛犸等。
根據機構預測,2023年全球無線麥克風市場規模將達到250億元,國內無線麥克風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元,約占全球市場28%以上份額。換句話說,如果MEMS技術能夠大規模地應用在無線麥克風設備里,MEMS麥克風的出貨量也將隨之大幅增長。
結語
視聽產業正在全球崛起,國內抖音、B站、快手,國外YouTube、Instagram、Snapchat等平臺正不斷豐盈自己的內容,而更多的創作者也在購買和使用更專業的設備。伴隨越來越多的麥克風需求以及技術上的替代出現,未來MEMS麥克風或將收獲不小市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