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成為新的關鍵生產力,也成為大國博弈的核心競爭力。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在算力方面,每投入1元,將帶動3至4元的GDP經濟增長。加快算力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從而實現對經濟發展效能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金壯龍介紹,近年來,圍繞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舉措,實施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推動我國算力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我國算力產業已初具規模,服務器、計算機、智能手機等計算類產品產量全球第一,高算力芯片加速迭代升級,一批行業骨干企業茁壯成長;算力應用廣泛深入到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領域,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助力各行各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金壯龍強調,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要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主攻方向,一體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和深度融合應用,做強做優做大算力產業。具體來看,一是優化基礎設施布局。深入實施“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打造數據中心集群。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給,增強算力網絡可靠性,提升高效集約利用水平。二是加快關鍵技術攻關。發揮“鏈主”企業牽引作用,圍繞計算、網絡、存儲等關鍵環節加大研發投入,盡快突破一批標志性技術產品和方案,加速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三是激發融合應用潛力。面向工業、金融、能源、教育等重點領域,培育推廣一批規模大、帶動性強、示范效應突出的應用場景。積極推動企業上云,鼓勵各方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精細化、個性化的算力產品和服務。四是營造開放合作生態。推動產學研用深度結合,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有效銜接、融通發展,加快構建軟硬件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加強國際交流,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項目,共享算力創新發展的成果。
當前,全球范圍內的數據和算力競爭明顯加劇,主要大國都在加強對算力設施和計算產業的戰略部署,力爭搶占未來全球競爭的制高點。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指出,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須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加強算力領域的系統性創新,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加強先進計算、算網融合等技術研究和核心器件、設備攻關,加速推進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
同時,綠色低碳是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張云明表示,要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加快推進數據中心節能改造,持續提升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強化產業協同和區域協同,凝聚廣泛共識、構筑良好生態,切實推動我國算力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