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27日,“2023金融界高質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第四站啟航香港,活動在香港皇后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順利召開。本次活動由金融界主辦,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承辦,圍繞“新征途與新挑戰:香港ESG之路”為主題,邀請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香港大學經管學院ESG研究所所長何國俊擔任主旨演講嘉賓,吸引20余家上市公司與投資機構高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香港從新生到成熟的ESG發展道路上的經驗與方法。
作為金融界策劃的系列活動,從今年5月以來,“高質量上市公司城市行”活動相繼走過北京、上海、深圳、香港,覆蓋近二百家上市公司;由金融界聯合各金融機構與研究院所以及上市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的“美麗中國ESG研究聯盟”也得到了眾多上市公司的認可,目前已吸引了中國中免、中信建投、上海臨港、招商蛇口、順豐控股、深康佳A、中國奧園、金地集團等積極加入,將建共商、共建、共享以ESG為核心的價值連接平臺,攜手為綠色中國的建設貢獻積極力量。
圖為“2023高質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香港場活動現場
華潤水泥控股(01313.HK)是央企華潤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公司是華南地區頗具規模及競爭力的水泥、熟料和混凝土生產商,位列中國水泥協會2023年“中國水泥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名”第五位。
華潤水泥投資者關系負責人邢韜做出了ESG分享。邢韜表示,水泥行業占全國總碳排放的比例僅次于電力和鋼鐵行業,對實現碳中和至關重要,要抓住牛鼻子。邢韜還提到,資本市場愈發注重企業的ESG評級,這與國資委對于央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工作要求相得益彰。“華潤水泥的投資者結構中國際投資機構占比高。今年以來有6家外資投資機構向我們咨詢了ESG情況,還收到了代表48家國際投資人的咨詢機構發出的ESG溝通函。對此,管理層予以高度重視一一回復”邢韜如是說。另外,邢韜還談到了推動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行業綠色低碳健康發展。“行業的綠色健康發展也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華潤水泥期待盡快出臺相應政策,引導能耗高、排放大的低效水泥產能有序退出,盡快將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發揮碳稅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助力行業低碳轉型。”
“我們以關鍵減碳技術為出發點,提出了3C(Carbon)節能減碳體系,即源頭低碳、過程減碳、末端去碳,形成華潤水泥碳排放解決方案。”邢韜講述了華潤水泥在減碳方面的工作。一是從生產源頭入手,通過原燃料替代、采用清潔能源等方式,降低煤炭能源投入量。公司在廣西、廣東、云南多地,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變廢為料、化廢為能。二是在生產過程推動減碳,通過開展節能減碳工藝設備優化升級,設備和系統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實現生產的精準控制,節約能耗。三是探索末端去碳,通過生物固碳和二氧化碳捕及、利用和封存技術,將二氧化碳再循環。其中,公司創造性地種植并應用航天育種的太空蘆竹,不僅可以在生長季中吸收二氧化碳,還能作為熱值較高的化石能源替代品。
此外,邢韜提及公司在促進員工發展、提升員工能力等方面的舉措。2022年員工總培訓時長高達18萬小時,人均受訓時長9.5小時、發起線上培訓學習110次,線上考試3920次、自主開發包括員工健康安全、提升技能技藝在內的課程200余門,可見公司對ESG的重視程度。
“過去我們一直在思考,作為一個有高境界、高追求的企業,能為未來留下什么?我想,除了一個能為股東實現價值的優秀企業,還要給美麗中國和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綠水青山。”邢韜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