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7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關于2022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稱,廣西審計廳對9所區管高校2020-2022年度財政補助高校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審計,發現高校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低。1所高校累計獲得財政投入科研經費1.79億元,實施科研項目702個,僅有5個項目成果實現市場轉化,占比0.71%;1所高校累計獲得財政投入科研經費1.31億元,實施科研項目862個,實現成果轉化0個。
根據公開的數據,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87.72億元,比2021年決算數下降6.2%(下同),剔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 (以下簡稱同口徑)完成1931.72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1.2%,增長3.6%。其中:稅收收入930.37億元、下降21.9%,同口徑完成1174.38億元、下降6.4%,主要由于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疫情反復、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和落實其他減稅政策導致減收等因素影響;非稅收入757.35億元,增長24.3%,主要由于市縣加大了礦山等國有資產資源處置力度以及掃黑除惡、打擊電信詐騙和網絡傳銷中扣押的資產資源按程序處置后繳入國庫。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93.89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6.1%,增長1.5%,未完成年初預算的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大幅減少,因此調入一般公共預算使用的資金低于預期。
今年上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分別完成全年計劃的56.2%、51%,收支預算執行進度均快于序時進度,實現上半年“雙過半”目標,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