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產經觀察:順豐控股尋求赴港IPO,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勝算如何?)
中國產經觀察消息:8月21日下午,順豐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聯席保薦人為高盛、華泰國際、摩根大通。此次發行的股票為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H股,均為普通股,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
(資料圖)
2017 年 2 月,順豐控股在 A 股上市,此后實施過兩次再融資,共計募資 258 億元。根據本次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順豐控股擁有覆蓋208個國家和地區的龐大全球配送網絡,運營95架飛機和超過17.6萬輛車輛,分別是亞洲最大的空運機隊和陸運車隊。
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
順豐控股尋求赴港IPO的原因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提高綜合競爭力。通過赴港IPO,順豐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合作伙伴。
當前國際物流市場價格較之2022年有所回落,這也使得順豐的國際業務增速自今年1月起下滑明顯。根據近日順豐公布的7月快遞物流業務經營簡報,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收為48.11億元,同比下滑41.27%。
可見,順豐在國際化戰略方面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品牌國際化難度大,順豐在國內市場的品牌優勢并不能直接轉化為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因此需要在國際市場上重新建立品牌形象和認知,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此外,還有資金投入壓力。順豐的國際化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推廣、人才引進等,這給公司的財務狀況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因此需要通過IPO來加強公司的資本實力和品牌形象,以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
快遞同行挑戰依舊
快遞屆的老大順豐,其實同行的壓力一直不小。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快遞物流行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涌現出來,如京東物流、菜鳥網絡等,這些公司在市場份額、物流網絡、服務質量等方面對順豐構成了挑戰。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許多快遞公司采取了價格戰的手段,通過降低快遞費用來吸引客戶。這給順豐的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需要保持價格優勢和服務質量。
隨著電商的發展,電商快遞市場也變得越來越競爭激烈。許多電商平臺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體系,如京東物流、天貓超市等,這些公司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提高了自身的競爭力。順豐還需要面臨人力成本增加的挑戰,這對其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甚至資本角度來看,目前中通已成功回港上市,而極兔、菜鳥離上市也只是時間問題。
順豐控股計劃在港股進行IPO,這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提高綜合競爭力。順豐在港股IPO后,將有望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從而更好地應對國際化戰略和市場競爭的挑戰。
順豐作為中國領先的綜合性物流服務提供商,優勢在于其強大的物流網絡和技術創新。然而,在面臨同行壓力和市場競爭的同時,順豐需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以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忠誠度。在國際化方面,順豐需要加強管理團隊和人才儲備,應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建立品牌國際化優勢,并加強資金投入,以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和需求。
總的來說,順豐在港股IPO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和應對市場競爭的挑戰,同時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質量,以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忠誠度。(文:梁瀟)
編輯: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