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瑩瑩 記者 陳甜田
(資料圖片)
張磊磊,濱醫附院產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華預防醫學會生命早期發育與疾病防控專業委員會委員,濱州市圍產醫學會副主任委員,濱州市產科質控中心副主任委員。2023年獲評“濱州好醫生”“濱州最美健康衛士”。
二十三年如一日奮戰在婦產科臨床一線,以醫者仁心服務每一位患者,為濱州市孕產婦的救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與時間賽跑,為生命護航
“生孩子是不分時間的,而且有一定的分娩風險,所以,作為一名產科醫生,需要時刻的保持高度的警惕,尤其是面對有并發癥的孕婦,更要重視、不能掉以輕心。”正如張磊磊所言“前一秒風平浪靜,后一秒波濤洶涌”即是婦產科工作的日常。
2023年6月7日,婦產科救治了一名40歲高齡的危重癥產婦,產婦1米五的個子,200多斤,懷孕30周,同時伴有非常多的并發癥——心衰,呼吸衰竭,高血壓、糖尿病、脊柱側彎、肺炎,血氧飽和度70~80%`......來到醫院就診時,人都是紫的且無法躺下,孩子在宮腔里有缺氧的征象,病情很重比較嚴重,還沒等辦住院手續,張磊磊就立即啟動了快速反應團隊,立即為產婦做剖宮產手術,由于病人脊柱畸形,麻醉很難打,孕婦躺不下,張磊磊與團隊只能半彎著腰進展手術。病人很胖,視野不好,胎心時好時壞,需要盡快進行手術。
張磊磊回憶:“正常的刨剖宮產在30-40分鐘左右,這位孕婦做了3個小時左右的手術,當孩子出來了狀況挺好,我們都松了一口氣,大人術后也轉到了ICU去治療,生命體征趨于平穩了,血氧飽和度上來了,我們才感覺到真的很累,腰疼的不行,手都是抖的。”
抗擊“寒冬”,迎接新生
都說產科代表著希望,見證著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即便是在疫情風暴下,“新生”的腳步沒有被疫情阻擋。2022年3月張磊磊來到了陽信疫情防控指揮部參與抗疫工作,對孕產婦進行合理疏導和安置、醫療救治、疑難危重病人的會診等工作,再次奮斗在救死扶傷一線。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接診高危的孕產婦和搶救病人幾乎是家常便飯,比如說高血壓、子癇抽搐、孩子缺氧、大出血、心力衰竭等等。在處理的時候真的是非常著急和焦慮的。尤其是當危重孕產婦遇上疫情的時候,我們真實的體會到了疫情的殘酷,在那段時間,為解決特殊時期孕產婦救治的問題,市里協調成立了涉疫醫院,其中有兇險性前置胎盤大出血的,有孩子缺氧需要緊急手術的,有早產的孕婦緊急分娩的,有瘢痕子宮的孕婦需要急癥剖宮產的,有高血壓的孕產婦需要緊急處理的......”
對他們而言,時間就是生命,速度就是希望。每一次都是一場無硝煙的保衛戰。3月20號,鄒平市的一個工作人員打來一個電話,是一名集中隔離點內的孕媽媽,33周,突發出血,張磊磊立刻與孕婦取得聯系了解產檢情況并進行了初步的病情評估,得知她是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的孕婦,出血了,情況非常危險,在一邊安撫著產婦的情緒的同時立刻聯系濱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迅速派出120救護車將其送往疫情期間專門收治涉疫助產機構廣興婦產醫院。在進行轉運的過程中,醫務處陳處長親自協調,產科、麻醉、護理、輸血科也都做好手術準備,聯系的輸血科,因為孩子還是早產,負壓救護車、負壓保溫箱、轉運過程中的一切事宜都已經備好,孩子轉運到了濱醫附院新生兒科,母子平安。
張磊磊說:“我們在中心監控著前方的整個過程,保證每個銜接環節的順暢,過后我們收了來自這個孕媽媽的感謝信,當我們看到這個感謝信的時候,我們歡呼了,也激動的哭了!也真心的希望,咱們每一個孕媽媽和寶寶都能平平安安的!。”
除此之外,她還多次通過網絡直播、視頻、微信等形式進行孕產婦救治科普,大大緩解孕產婦的焦慮情緒和就診壓力,為濱州市孕產婦救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加強產科質量管理 守護母嬰安全在路上
隨著“二孩、三孩”政策全面放開,高齡產婦的增多,高危因素也相應增加,隨之帶來的危重孕產婦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據了解,今年截止7月份,婦產科總共接到了66名危重癥孕婦。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對母嬰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張磊磊說“要讓每一位孕產婦在孕期都要有一個規范的管理,孕前健康狀況的評估,以及孕期對各項指標的控制,針對高齡的危重癥產婦的管理要更加縝密和規范,要多學科聯動,請相關科室協助評估病情,我們會根據病人的評分和情況進行討論,尋求最合適的解決方法,力求以最少的措施達到最好的效果。”
張磊磊與團隊根據每次的手術錄像做后期的復盤和總結,力求一次手術比一次有提高,從2,3個小時的手術時間到現在能縮短至1個半到2個小時,手術出血量到現在普遍能控制在1000ml之內,每一次數據的變化都是他們一次次的突破。
作為省級危重癥婦產科救治中心,張磊磊所在的科室任務重,責任大,危重癥高危患者接診量約70%,每年救治危重孕產婦近千例,收治病種覆蓋面廣。工作以來,她多次帶領產科團隊對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等危重孕產婦的救治,對于高危患者管理及急危重癥具有豐富的處理經驗。她還積極開展創新新技術,研發“緊急宮頸環扎術聯合Foley尿管在中期難免流產中的應用”等新技術,并多次獲院內新技術獎和疑難危重救治獎。
她還參與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建設和省級臨床技能教學實訓中心申報等工作,均以優異成績通過評審和考核。多次參加全國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的培訓工作和承辦賽事的命題工作,在全國賽區和華東賽區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等優異成績;多次參加青年教師授課大賽,獲得省級微課二等獎、校級理論授課比賽一等獎等多項獎項。近5年來發表論文20余篇, SCI收錄5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省級科研課題及教學課題5項。
作為一名產科醫生,張磊磊將一以貫之的在自己鐘愛的崗位上拼搏、奮斗,用最好的技術、最優的服務和最佳的體驗,保障母嬰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當好婦女兒童健康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