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22日訊(記者 夏淑媛)8月22日,德國安顧集團(以下簡稱“安顧”)宣布,其在華合資公司德華安顧人壽股權變更申請獲山東金融監管局正式批準。至此,安顧及其權屬企業在德華安顧人壽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65%,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同時,德華安顧人壽股東擬向該合資公司增資4億元,以支持公司業務發展。
在安顧中國首席執行官、德華安顧人壽副董事長思勇明(Jürgen Schmitz)看來,
(資料圖片)
中國保險市場充滿發展機遇,其在安顧全球業務中占據戰略重心地位,安顧將發揮在華企業的協同效應,通過強化保險全價值鏈推動安顧在華業務發展。
安顧持股德華安顧人壽股權比例提升至65%,外資話語權提升
8月22日,山東金融監管局發布行政許可,批準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國投”)將其持德華安顧人壽15%的股權轉讓給德國安顧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安顧”)。
轉讓完成后,德華安顧人壽外資股東話語權進一步擴大,安顧及其權屬企業在德華安顧人壽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65%,山東國投持有德華安顧人壽的股權比例下降至35%,位居第二大股東。
同時,為支持該公司業務發展,德華安顧人壽股東擬向該合資公司增資4億元(含1.6 億元資本公積)。不過,目前該增資事項仍有待監管批準。
據悉,安顧于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其投資涉足壽險、健康險、旅行救援及健康管理服務、汽車出行科技服務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安顧圍繞保險價值鏈不斷加大在華投資力度。2021年,安顧集團通過增資入股形式投資泰山保險并持股24.9%,正式進軍中國財產險市場。
安顧集團內部人士表示,本次對德華安顧人壽擴股意味著安顧集團或將持續發力中國市場,拓展本地業務。
思勇明表示:“對我們來說,中國市場非常重要。歐洲等發達地區市場相對比較飽和,但中國是具有高增長潛力的保險市場,業務增長乃至利潤都非常可觀,可以帶來很好的投資回報率”。
從中長期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會越來越關注保險,據行業預測,今后十年,中國保險市場仍將保持高于GDP增速,而且中國對全球保險業增長的貢獻率預計能達到20%。
不過,保險業的高速增長,并不意味著在中國市場能隨隨便便成功。他表示:“中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因為市場集中度較高,頭部險企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另外消費者的要求也非常高。整體看,中國市場充滿挑戰”。
10年累虧超22億元,未來繼續推進“個險+數字化”戰略
在業內人士表示,凈利接連虧損、償付能力告急或是德華安顧人壽尋求股東增資擴股的關鍵因素。
公開信息顯示,德華安顧人壽成立于2013年,由安顧及其權屬公司與山東國投于共同籌建,總部設于山東。截至2022年末,德華安顧人壽在全國設有5家分公司、30家中心支公司及103家營銷服務部。
財報數據顯示,2013-2022年,德華安顧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0.02億元、0.32億元、0.71億元、1.74億元、4.14億元、6億元、8.82億元、10.98億元、13.83億元和15.88億元。
雖然近5年保險業務收入復合增速高達30.8%,但德華安顧人壽成立10年來卻未曾盈利。2013-2022年,德華安顧人壽實現凈利潤分別為-0.71億元、-0.77億元、-1.1億元、-2.06億元、-1.93億元、-2.82億元、-3.66億元、-3.2億元、-2.67億元和-3.09億元,10年累虧22億元。
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德華安顧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1.17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凈利潤-0.92億元,較2022年同期-1.03億元虧損大幅收窄。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德華安顧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77.15%和124.59%,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據該公司預測,下一季度,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繼續下滑至59.57%和101.44%,逼近監管紅線。
德華安顧人壽董事、總經理殷曉松表示,在股東方支持下,德華安顧人壽將繼續推進實施“個險+數字化”戰略,在做好傳統個險隊伍轉型的同時,優化大數據精準獲客能力和客戶轉化能力,推動線上線下融合(O2O)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