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企業經營承壓,產業轉型勢在必行。地處湖南長沙的華銀電力(600744)(600744.SH)加快了能源轉型步伐。
6月8日晚間,華銀電力一口氣拋出6個投資項目,包括一個光伏項目、五個風電項目,合計投資29.91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發現,去年以來,華銀電力新能源電力布局速度明顯加快。截至2022年底,公司水電機組14萬千瓦、風電機組53.95萬千瓦、光伏機組38.1萬千瓦,能源結構更趨豐富。
華銀電力原本是一家傳統的火電企業,依托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大唐集團,在保障湖南省電力供應過程中體現了“頂梁柱”“壓艙石”的責任擔當。
不過,受煤炭資源成本影響等,華銀電力的經營業績并不理想。2008年至2022年的15年,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凈利潤”)僅2016年盈利,其余14年處于虧損狀態。
目前,處于重資產領域的華銀電力仍然存在財務壓力。順應市場形勢,能源結構轉型,或能改善華銀電力的經營狀況。
新能源項目投資超50億
在新能源投資方面,華銀電力以快馬加鞭方式推進。
6月8日,華銀電力一口氣發布了八份公告,六份公告的內容,是宣布投資建設六個項目,另外兩個公告,其中之一是針對六個項目召開的董事會會議,并形成了決議。
上述六個項目分別為,耒陽市小水風電場項目、炎陵縣龍溪風電場項目、淥口區淦田鎮太湖風電場項目一期、大唐華銀益陽市赫山區蘭溪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大唐華銀益陽市赫山區蘭溪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大唐華銀通道縣八斗坡風電場項目,擬分別投資3.80億元、6.84億元、3.53億元、5.56億元、4.37億元、5.81億元,合計為29.91億元。
對于上述投資,華銀電力表示,根據《湖南省“十四五”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方案》,公司加快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全力推進風電、光伏發電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成立了多家項目公司,推進上述項目建設。
根據規劃,上述6個項目,擬裝機容量分別為50MW、100MW、50.05MW、90MW、60MW、75MW,合計為425.05MW。
根據公告,項目公司多為合資公司,如炎陵縣龍溪風電場項目,華銀電力與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株洲市資源投資集團按51%∶39%∶10%的股比合資成立大唐華銀株洲清潔能源有限公司,進行項目建設。大唐華銀通道縣坪坦風電場項目,由華銀電力與通道侗族自治縣五溪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按照80%∶20%的股比合資成立大唐華銀通道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其主要目的是負責通道縣坪坦風電場項目開發建設與運營。
記者梳理發現,去年以來,華銀電力在新能源項目布局方面動作不斷。
去年6月,華銀電力曾發布公告稱,擬10.83億元投建裝機容量200MW的光伏電站,預計2022年12月投產。
去年11月,華銀電力發布公告稱,擬投建200MW/400MWh儲能電站項目,投資規模約8.05億元。項目擬利用耒陽分公司擴建端閑置用地,建設200MW/400MWh儲能電站項目,其中,將采用磷酸鐵鋰電池裝機。
當時,華銀電力公告稱,項目完工后,將成為公司首個電力新業態項目,對公司新能源產業的擴大提供有效支撐。
今年4月,華銀電力再度公告,擬在湖南懷化建設大唐華銀洪江市龍船塘風電場項目,項目預計投資7.32億元,擬裝機容量為98.8MW。
綜上,不完全統計,華銀電力新能源新建項目方面的投資達56.11億元。
債務沉重年財務費超5億
加快向新能源領域轉型,對華銀電力而言較為迫切,公司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華銀電力成立于1993年,1996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深耕火電的華銀電力,上市初期,經營業績還算穩定。1996年至2000年,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分別為1.56億元、1.93億元、1.31億元、1.98億元、1.77億元,2001年,凈利潤下滑至1.14億元,仍然超過億元。
2002年至2007年,凈利潤波動幅度較大,分別為0.04億元、0.20億元、0.08億元、-1.84億元、1.81億元、0.15億元。
2008年開始,華銀電力的經營基本上持續承壓。從扣非凈利潤方面看,2008年至2022年的15個年度,除了2016年盈利0.06億元外,其余年度均為虧損。其中,2008年虧損9.13億元、2017年虧損11.84億元,2021年、2022年分別虧損23.04億元、9.86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為-1.15億元,仍處于虧損狀態。
針對2021年罕見虧損,華銀電力解釋稱,受煤炭價格上漲影響,公司2021年度燃料成本同比增加35.77億元,影響利潤減少29.53億元。此外,因公司聯營企業廣東大唐國際雷州發電公司(公司參股股比33%)和大唐華銀攸縣能源有限公司(公司參股股比38%)受煤價大幅上漲影響,虧損嚴重,公司對上述聯營企業實現投資收益為-3.40億元。
2022年,公司凈利潤為0.27億元,扣非凈利潤為虧損。公司解釋,受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影響,公司平均上網電價(含稅)同比增加87.68元/兆瓦時,影響公司在發電量同比減少34.65億千瓦時的情況下,營業收入實現97.26億元,同比增加1.18億元,其中:電力銷售收入90.11億元,同比增加1.24億元。同時,公司火電燃料成本同比降低8.45億元。對聯營企業廣東大唐國際雷州發電公司的投資收益為虧損1.16億元。此外,處置全資子公司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獲得投資收益8.10億元,公司所屬金竹山分公司部分閑置土地由當地政府收儲,取得處置收益1.22億元。
整體而言,華銀電力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較低。
華銀電力持續虧損,與燃煤高成本有關,也與公司保障電力共同的責任擔當有關。
作為湖南省火電裝機主要發電企業,華銀電力火電裝機容量占湖南省統調公用火電機組的25.05%,在煤炭高成本之時,為了保障電力供應,公司幾乎是不計成本。
華銀電力債務沉重。截至2022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92.98%,期末,公司有息負債為158.45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為61.03億元,對應的貨幣資金只有20.40億元。2022年,公司財務費用為5.61億元。
分析人士稱,華銀電力全力向新能源領域轉型,有望降低火電份額,降低運營成本,改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