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上周剛剛掛牌上市的廣康生化(300804)趁熱打鐵,又宣布大動作!7月5日,公司發布公告,擬設立全資子公司湖北省晟康化工有限公司(暫定名,以下簡稱“全資子公司”),并與宜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關于建設特種化學品新材料項目的合作協議書》,擬購置土地360畝,在湖北省宜昌市白洋工業園田家河片區投資建設特種化學品新材料生產基地。
“公司簽署的相關投資協議將進一步完善公司農藥產業布局的發展,利用宜昌區域磷基、氯基、氟基等基礎化工優勢,充分發揮公司自有資源帶動作用,打造廣康生化西南產業基地,如公司此次投資能按計劃有序實施,務實經營,將提升公司整體效益。”廣康生化董秘林劍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公告,該項目計劃未來7-10年預計總投資25億元,其中第一期項目擬投資5億元,建設年產2.5萬噸特種新材料建設項目,建設期24個月。全資子公司擬定注冊資本6300萬元,其中廣康生化以現金出資630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廣康生化剛剛于6月27日登陸資本市場,公司從事農藥原藥、中間體和制劑業務,IPO募資總額為7.85億元,募投項目為“年產4500噸特殊化學品建設項目”。據招股書,公司募投項目建設主要目的一是擴產,通過提升噻呋酰胺等現有產品的產能,進一步滿足下游客戶需求,提升市場份額;二是通過生產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等一系列新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而此次廣康生化的投資行為不僅在金額上遠超IPO募投項目,而且不局限于農藥業務,將圍繞“氟化工全產業鏈”新材料業務展開。據悉,此次在宜昌建設特種化學品新材料項目生產基地,公司將形成核心中間體和關鍵材料生產能力,產品廣泛應用于醫藥、新材料和植保等領域。這意味著,廣康生化剛剛上市,就已經在謀劃擴展公司業務版圖。
“在協同性方面,氟化工產業中的一些中間體和化工原料可以作為農藥生產的重要原材料,可以提供穩定的供應鏈和降低成本。此外,氟化工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反之可以為農藥業務提供技術支持和創新,而且氟化工產業鏈的拓展可以使公司擁有更多種類產品,從而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和降低市場風險。”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場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事實上,農藥行業較高的準入壁壘和技術壁壘,以及廣康生化“差異化小眾化”的競爭理念,都為其建立了穩固的護城河,但對“小而美”細分賽道的追求也使得其相較于可比企業,在市場規模方面正處于蓄力階段。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廣康生化營業收入為4.52億元、6.51億元及6.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6977.05萬元、9819.79萬元和9617.45萬元。相較可比公司,廣康生化銷售額尚不具備優勢。公司表示,由于其主要專注于“差異和小眾”且具有前景的產品,銷售增長需要產品種類的拓展和產品應用前景不斷拓寬,公司仍處于內生積蓄發展階段。
為了破局,廣康生化選擇“兩條腿”走路,一邊公開募資擴產及創新產品,一邊對外投資邁入新業務。廣康生化表示,本次對外投資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后續將考慮采用項目融資等籌資方式,本項目實施不會影響現有募投項目正常投入及募投項目建設進度。
此外,廣康生化提示,公司深耕農藥化工行業多年,具有豐富的農藥原藥中間體研發和供應鏈管理能力,但自建氟化工全產業鏈生產線復雜度較高,研發、運營和管理人員將相應增加。雖然市場上不乏氟化工全產業鏈的生產工藝的經驗,但畢竟工藝技術的開發難度較高,公司缺乏獨自成功研制相關技術和工藝的經驗,項目實施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