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唯品富邦消費金融發生了兩件大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件事涉及人事變動。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7月26日公布的行政批復,核準張欣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的任職資格,這是繼今年5月唯品富邦消費金融首席風險官柳林的任職資格獲批后,又一位公司高管人員履新。
另一件事涉及業務調整。
柒財經注意到,唯品富邦消金悄然“殺入”房抵貸市場,相關產品“小蓉貸”已在公眾號H5頁面亮相。
我們重點來看第二件事。
01 唯品富邦消金低調上線“房抵貸”
“房抵貸”,顧名思義就是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產(住房、商住兩用房)作抵押,向金融機構申請一次性或反復使用的消費或經營用途的人民幣貸款。
唯品富邦上線的這款“房抵貸”產品,單人額度最高20萬,年利率(單利)在6%以上,最長可申請60期,隨借隨還,循環使用,多種還款方式組合搭配。
據柒財經多方了解,“小蓉貸”其實在今年5月份左右就已推出,但迄今只面向成都地區用戶開展,主要通過線下代理的方式推廣。
筆者嘗試申請小蓉貸,在注冊之后彈出“如需申請該產品,煩請咨詢我司客戶經理進行申請”的字眼,而在轉人工服務后,客服提供了更為詳盡的客戶經理電·話。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因為種種原因,“小蓉貸”的起量效果并不明顯。不過,隨著唯品富邦消金積極招募“房抵貸”業務代理,向成都以外擴展,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觀局面。
而就外界看來,加碼“房抵貸”,唯品富邦消金有著很現實的考量,也反映了內心的焦慮。
一方面,相較同業競爭對手,尤其是龍頭巨擘,唯品富邦消金的整體布局較窄,專注國內市場,科技金融屬性偏弱,缺少國際化業務板塊和技術驅動類生態孵化業務板塊;產品結構單一,分為自營產品和線上助貸,其中自營產品僅有純信用貸的小蓉花一款,包括針對現金貸的小蓉花借錢和針對消費場景分期小蓉花分期。
且值得一提的是,助貸模式是唯品富邦消金的基本盤,其和360金融、省唄、洋錢罐、微財、好分期等流量平臺合作的資產比例占到了90%以上,目前營收幾乎都仰仗于此。即便小部分自控風險的資產,也是在“舒適圈”里“淘金”,即圍繞唯品會龐大的日活和相對優質的客戶挖掘,業務發展極不均衡,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另一方面,遵循因果,上述“短板”導向業績端,唯品富邦消金明顯實力不濟。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唯品富邦消金總資產37.55億元,凈資產4.12億元;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凈利潤扭虧為盈達到718.75萬元。
放大視角,2022年31家消費金融公司中,招聯、興業、馬上、螞蟻四家的資產規模,總計超過4000億元,已經占據了行業一半規模;凈利潤上,招聯、興業、馬上分別以凈利潤33.29億元、24.93億元、17.88億元,穩坐消費金融前三把交椅。
相比之下,唯品富邦消金的各項指標,均處于隊伍尾部位置,以及5億元的注冊資本,同樣遠遠落在后面。
而在消費金融賽道增量轉存量,內卷加劇的大環境里,“馬太效應”愈演愈烈,身量大小往往決定博弈勝算的多寡。如何開拓更多的增收創利渠道,顯然成為唯品富邦消金的當務之急。
02 搶銀行生意,消金公司憑什么?
事實上,互金公司做房抵貸,早已不是新鮮事。
2021年,晉商消金曾推出過一款名為“晉情貸”的房抵貸產品,貸款年利率為10%-24%,額度在1-20萬元之間,期限為12個月。
此外,錦程消金官網正在力推的“錦享貸”,宣稱可接受“全款房抵押,按揭房再抵押,抵押房二次抵押”,年化利率最低12.5%;另有中銀消金的“新易貸-樂享貸”,可接受商業銀行和住房置業擔保公司共同為第一抵押權人的房產,最高貸款額度為20萬;金美信消金的“美居貸”,也已在長沙試水先行(線下),一押二押皆可,最高貸款額度可至40萬。
可以說,消金公司下場做“房抵貸”,已然十分火熱。
在柒財經看來,當下市場資產荒現象蔓延,流量紅利逼近天花板,獲客成本高企,行業自營訴求上升,房抵業務因為件均額度大、業務模式成熟、相較信貸類風險更低,消金公司將其作為拓展新成長空間和盈利渠道的著力點,也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
不過,要和銀行同場競技,消金公司的“房抵貸”生意有著天然的桎梏。
眾所周知,“房抵貸”的大本營在銀行,寬松的市場環境和充裕的低成本資金,讓銀行擁有絕對優勢的競爭力、影響力和地位。
比如,銀行房抵貸利率一般在3%-5%之間,授信額度可以高達百萬,用款周期可以長至30年,而消金公司的貸款年化基本都在10%以上,額度1-20萬之間,周期多在1-5年間。顯然,非銀玩家的吸引力有限。
除了產品“硬傷”,消金公司做“房抵貸”還面臨資金流向的追蹤難題。
根據相關規定,消金公司放貸的資金嚴禁流入樓市、股市等非消費領域。但實際生活中,不乏用戶用“房抵貸”資金炒房、炒股、歸還高利貸等,這又在有形中加大消金公司后期的管理難度和風控難度,有觸發合規性風險的可能。
2020年,錦程消金就曾因貸后管理不到位,領40萬罰單,或與消費貸流向房地產有關。
根植于消金公司自身,掣肘的地方也不少。
就“房抵貸”業務,目前線下直營仍是最穩妥的擴張路徑,但直營需要有資源的儲備和股東協同、支撐,且投入較大,隊伍搭建、運營費用、時間損耗,諸如唯品富邦消金等小規模平臺很難兜得住,即便交給代理和渠道,風險把控也是個問題。
綜上,現階段消金公司發力“房抵貸”,更多還是尋求業務面的補充,但從行業演變趨勢來看,依賴外部互聯網、流量平臺的助貸模式逐漸向考驗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自營模式轉換,“房抵貸”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