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10日訊(記者 王碧微)進入8月,顯示面板、尤其是大尺寸TV面板維持強勢。機構數據顯示,此前最大的需求刺激因素“618”落幕后,7月、8月大尺寸面板仍保持較大上漲幅度,中小尺寸面板也開始底部回暖。有面板廠高管告訴記者,Q3 TV面板將繼續維持漲勢,同時計劃將虧損的其他項目拉回盈利,避免惡性競爭。
在此情況下,下游TV品牌商創維、TCL等在近期紛紛拋出漲價函。不過,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范博毓向記者表示,由于需求上漲并未追趕上面板價格上漲速度,品牌客戶已感受到面板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可能會在后期調整采購策略。友達董事長彭雙浪在此前法說會上表示,(下游)旺季需求變化不是很大,看到客戶下單交期比較短,考驗面板廠運作效率與管理能力。
(資料圖)
各尺寸面板均回暖
目前,受惠于年底促銷備貨,TV面板價格仍在延續前幾個月的上漲動能。彩虹股份(600707.SH)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大尺寸價格還是在上漲通道中,公司處于較強勢的位置,且產線安排仍滿。
而受益于各尺寸面板回暖,中國臺灣地區“面板雙虎”7月的經營數據,較上年均有顯著提升。其中,友達今年7月合并營收為212.6億元(新臺幣,下同),同比增加22%;群創今年7月合并營收為185.15億元同比增加17.5%,
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研究預計,8 月, 32 吋、43 吋、50 吋TV面板分別將上漲 2 美元、 3 美元、 5 美元;55 吋、65 吋、75 吋的大尺寸TV面板維持強勢漲幅,預計分別上漲 6 美元、6-8 美元以及8-10 美元。
“經歷了21年主要經濟體補貼退稅、22年經濟下行及地緣沖突,電子產品處于超跌狀態;面板產業面臨產能過剩、終端需求疲軟等問題,行業產品價格下跌,但受益于面板行業格局優化,2022年底主流面板廠商及時控制稼動率,遏制價格非理性下跌。隨著產能庫存深度去化、需求復蘇,大尺寸面板價格自今年3月以來連續調漲,行業逐漸回歸合理盈利水平。”TCL科技(000100.SZ)方面近日向記者表示道。
從國內的面板廠們此前公布的Q2成績單來看,面板行業回暖明顯。
京東方A(000725.SZ)預計上半年的凈利潤為7億-8億元,Q2扣非歸母凈利潤0.68-1.68億元,連虧2個季度后實現扭虧為盈;彩虹股份Q2的單季度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7億-2.1億元,連虧5個季度后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除早已漲勢洶洶的TV面板外,近日中小尺寸面板也傳來好消息。某面板廠高管日前告訴記者,大尺寸漲價后,下一波漲價的是筆電和平板的虧損項目,新接單部分已開始維持盈虧平衡。手機項目亦已經止跌,同步小幅度向上調整。集邦咨詢預計,8月顯示器面板模塊及Open Cell面板在8月均預計維持0.1美元的微幅上漲。
不過,范博毓提醒記者,中小尺寸面板漲價的邏輯與大尺寸不同。
“IT面板手機面板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庫存去化后,客戶開始回補庫存,需求有開始增強,但客戶對于終端市場狀況仍是謹慎以對,因此庫存并非強勢回補,面板價格的上漲也不如電視面板一般全面性上漲,多半是之前為去化庫存導致價格偏低而做漲價的調整,因此幅度不大,預期漲價的時間可能也不會太長。”范博毓道。
需求變化不大 TV品牌方有壓力
記者多方采訪獲悉,TV面板的這波漲勢仍預計延續。友達方面預估,Q3面板出貨量及平均單價 (ASP) 均季增 1-3%,維持營收逐季成長、下半年優于上半年的展望。
不過,多位受訪廠商亦表示,下游需求平穩,未見明顯提升。根根據洛圖科技(RUNTO)發布的《全球液晶TV面板市場月度追蹤》報告,2023年上半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116.4M片,同比下降8.6%;出貨面積達80.3M平方米,同比微幅下降0.6%。
因此,不斷漲價將面板廠的壓力轉嫁至品牌方,電視行業迎來漲價潮。TCL 7月1日起對智屏(TV)產品價格做調整,預計整體上調 15%-20%,同時還提醒,未來將會視成本變化情況調整產品價格;康佳電視稱,自6月21日全尺寸段產品價格全線上調,調價幅度普遍超過15%;海信、創維也發布漲價通知,顯示全尺寸段產品價格全線上調。
四川長虹(600839.SH)證券部人士在財聯社記者已投資者身份致電時表示,面對面板廠的不斷漲價,公司確有壓力,但也會采取相應措施解決。
“目前品牌客戶多半已經感受到面板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需求的雜音增加,目前預期第四季接近年底調節庫存,電視面板采購量會減少。屆時價格上漲的動能的確可能會減弱,面板廠能否貫徹按需生產,持續作產能的調控,將是價格仍否持續獲得支撐的一大關鍵。”范博毓表示道。
TCL科技近日也在投資者平臺表示:“預計第四季度行業供給將根據需求進行調整,保障面板價格整體趨于平穩態勢?!闭缬堰_董事長彭雙浪也在此前法說會上所言,目前整體產業鏈相對保守,旺季需求變化不是很大,看到客戶下單交期比較短,考驗面板廠運作效率與管理能力,需要更機動、更靈活調整因應市場變化?!?/p>
范博毓進一步告訴記者,如果品牌減少采購,按照面板廠目前的策略,稼動率應該會下降,以維持供需的平衡,并支撐價格不墜。
(編輯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