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連續兩年位列全市第一,規上工業產值、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等重要指標均位列全市第二。松江經濟活力顯著增強的背后,是市場經營主體的躍動,以及對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
(相關資料圖)
春江水暖鴨先知,經營主體對市場的感覺最靈敏。今年1-6月,全區新設市場主體24856戶,同比增長110.34%,較2021年同期增長18.91%。“相當于平均每天新增137個市場主體,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快速增長,說明投資者對松江未來發展有信心,也表明松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區市場監管局注冊許可科副科長劉倩說。
大企業紛至沓來
“松江的營商環境好,堅定了我們落子松江的信心。”上海藍亞石化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公司預計營業收入可達1.5億元。上海藍亞是2023年松江6個新城導入重大功能性事項之一,也是上海第二批30個新城導入重大功能性事項之一。從營業執照遷入,到儀器設備檢定校準、質量體系運行、資質認定評審等事宜的協調解決,區市場監管局都落實了專人全流程跟蹤服務。
上海晶優新能源有限公司也同樣享受到了高品質的“店小二”服務。目前,該公司正在加快推進上市工作。6月12日,該公司向區市場監管局提出變更登記申請。區市場監管局快速核準了公司注冊資本從13.2億元增至18億元的工商變更登記,又于6月30日指定專人幫助公司完成注冊資本從18億元增至22.8億元的工商變更,為企業后續融資擴股、發展壯大搶得先機。
松江是一片投資熱土,吸引著創業者紛至沓來。吳明融是一名年輕創業家和金融分析師,今年6月,他創立的首家“WCoffee”咖啡店在廣富林文化遺址開業。吳明融表示,將以松江為總部,立足長三角地區,計劃在三年內開設百家門店。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的不斷推進,堅定了我們在策源地松江落子的信心。”上海禾益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張曉芳表示,公司即將開啟“運營總部在上海松江,生產研發在浙江平湖”的雙城模式。
一大批優秀企業落戶松江,離不開制度上的創新。近年來,松江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例如,推出首批20個行業類別“一鍵式勾選”菜單,方便申請人新設立企業時快速勾選相關經營范圍;加快“證照聯辦”與“一業一證”疊加合并改革,實現更多行業領域市場主體“準入即準營”,著力打造高效便捷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政務服務生態。
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也促進外資外貿企業穩中提質。今年,松江已新增8家市級外資研發中心和2家企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區域核心功能和競爭優勢顯著提升。
“小修小補”有序回歸
“今天終于變成‘正規軍’了。”今年3月3日,家住中山街道的張輝明順利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當天,在中山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樓一間小小的辦公室內,誕生了松江區首批集中登記的社區服務個體工商戶。過去,像張輝明一樣從事家電維修、配鑰匙、縫補等居民生活服務業的個體,往往在小區門口擺個攤便開始了經營活動。因為沒有門面,也就無法辦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而今,作為松江區首個個體工商戶集中登記地,這間辦公室成了他們共同的登記經營場所。
“小修小補”關乎民生,小事不小。4月12日上午,岳陽街道市民生活服務中心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在原招商市場三樓揭牌運營,曾經的“小修小補”服務回歸居民的生活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松江及時推出《松江區社區服務個體工商戶集中登記實施細則》,為個體工商戶這類弱勢且事關民生的市場主體提供良好的發展制度環境。該實施細則聚焦此類個體工商戶登記地址不足的“堵點”問題,依托住所集中托管、專人服務管理模式,將轄區內功能性載體資源作為社區服務個體工商戶登記的經營場所,幫扶個體工商戶發展。
據統計,松江區現有市場主體24.42萬戶,其中個體工商戶為4.27萬戶,約占全區市場主體總量的17.5%。截至目前,中山街道、岳陽街道和廣富林街道多處個體工商戶集中登記場所已啟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