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達到50個左右,試點城市的突破和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健全完善。
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表示,通過“試點、政策、資金”三個抓手,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當前我國有1萬多所職業院校、3000多萬名在校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模上已占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蘊含著巨大的人才紅利。對符合條件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項目,我們將會同財政部門積極予以支持。我們將加大向金融機構推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中長期貸款項目的力度,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性”原則積極支持。
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2023年中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9029億元,到2025年市場的規模將會突破13000億元。職業教育受政策端利好持續釋放,2023年一季度職業教育板塊上市公司盈利就已實現明顯改善,其中中公教育實現歸母凈利潤2430.28萬元,同比增長105.24%,環比增長108.7%,實現扭虧為盈。
在該方案發布后,中國職業教育行業或迎新階段蓬勃發展。信達證券表示,產業結構升級驅動就業結構變遷,職業教育為重要橋梁。高技術產業的平均薪酬較其他行業更加豐厚,更容易吸引人才進入,在就業人員轉型的時期需要相應的職業技能相關的培訓,職業教育重要性愈發凸顯。
我國職業教育有望充分受益于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需求。無論是學歷職業教育,還是非學歷職業教育都會越發貼合產業升級的發展方向,提供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專業和課程的公司有望更加受益。
東吳證券指出,職業教育一直是政策重點鼓勵的方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也有利于提供更多高素質的職業人才。中公教育作為經營多年的職業培訓公司,擁有1000+直營網點,覆蓋300+地級市,與河南、陜西、四川等地的職業技術學校共建專業,和阿里巴巴、新高教、德國IB教育等企業共建,在助力就業、技能培養領域探索合作,創造優質人才供給??春霉境砷L邏輯。
(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