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響應國家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在社會課堂中錘煉實踐能力,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大數據)學院“人工智能引領新時代調研”實踐團于7月13日前往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和合肥市蜀山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在指導老師王玉堂的帶領下,此次調研活動于學校圖書館前開展啟動儀式。啟動儀式過程中,王玉堂向團隊成員介紹本次調研活動是圍繞著“人工智能引領新時代”進行開展,強調調研時所需注意的相關事項,明確實踐調研任務與分工,以確保本次活動的順利進行。
活動伊始,實踐團于安徽省蕪湖市百得思維公司進行相關活動調研。實踐團團隊成員首先針對安小信的跑步問題進行提問,以安小信的問答系統為切入點,對星火認知大模型的功能模塊及實現方法進行深入探討。隨后,王玉堂進行總結,提出智能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的全新概念,百得思維董事長葛宏與技術總監劉壯對其發言表示肯定,并對團隊成員后期發展提出建議。
接下來,實踐團一行來到科訊嘉聯,就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進行深入調研。在調研過程中,由科訊嘉聯代表杜振陽向實踐團介紹公司利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經驗和成果,包括如何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如何應對技術更新迅速等問題,同時也針對團隊成員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此外,杜振陽還分享了公司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成功案例,為實踐團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活動中期,實踐團前往科大訊飛人工智能體驗館進行實踐調研。在解說員的帶領下,認識到語音識別、語音合成等核心技術及在教育、醫療、汽車等多個行業的創新成果。隨后,實踐團拜訪了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他向實踐團解釋了時代屬性賦予當代青年的責任和機會,并分享了對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的展望和思考。此次參觀的意義在于讓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到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和應用。劉慶峰還建議實踐團成員應加強學習、注重實踐和創新、強化團隊合作精神,并關注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對人工智能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也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發展的熱情。實踐團成員們表示,將以這次實踐活動為契機,更加努力學習自身專業知識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為實現人工智能引領新時代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訊員: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