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淞園市集,攤位主理人李杰用“先抑后揚”來描述設攤的心境變化。其攤位主要售賣咖啡,“起初覺得麻煩,不解市集的審核流程,也嘀咕規則為何如此嚴格,商家要登記證件、食品渠道信息,過程中還要應對審核、在攤位出示公示牌……”不過,練攤幾番后,他體察到規則前置的重要。
這個盛夏,滬上社區公園、濱江岸邊、街頭公共空間等各類市集涌現,考校著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顆粒度。全市層面,《關于進一步規范設攤經營活動的指導意見(試行)》于近日試行,鼓勵各區進行探索的同時,明確要將設攤管理納入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開發務實管用的應用場景……建立從發現到派單處置的全鏈條業務流程,提升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眼下,各區正探索搭建應用場景,壓實責任、強化協同。市政府辦公廳城運規劃處處長沈金波表示,“這需要協調各方力量,保障安全、有序、干凈又不乏煙火氣。”
(相關資料圖)
“背后的協調需要花大力氣。要讓‘一網統管’在設攤經營中真正發揮作用,需滿足標準設定、數據共享以及部門有效承接這幾個必要條件。”市委黨校數字政府建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趙勇這樣注解。
世博淞園市集,攤位公示《備案信息公示》、《“世博淞園”臨時設攤信息公示牌》
標準
在世博淞園市集,攤位若出示一張營業執照復印件,遠達不到“上市”要求。
市集主辦方思庫(浙江)文化傳播總經理許欣兒介紹,“該市集沒有商場綜合體可以依靠,屬于白手起家。但占地面積有1.8萬平方米,要招商100多個攤位,如兼顧引流和安全,必須有強有力的規則支撐。”
譬如售賣食品的商家,要提前登記《食品經營許可證》《酒類經營許可證》《健康證》以及相應食品渠道信息,并滿足上述所有規定。通過市場監管部門及城管審核后的商家,需獲得《備案信息公示》及《“世博淞園”臨時設攤信息公示牌》之后才能設攤。市集方要求商家將公示牌張貼在攤位醒目位置;同時所有品牌需明碼標價。
在黃浦區,這些對標準化的探索已成為明文寫入《黃浦區臨時設攤實施意見(試行)》。“規則先行劃出紅線利于商家,便于‘一網統管’全鏈條處置時明確責任主體、管理過程中有依有據。”黃浦區城管執法局局長周健解釋,《實施意見》綜合多方需求明確了諸多概念,比如“設攤經營范圍應與既有商業布局不重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我們要求相關經營主體對臨時設攤方案進行公示,若原有業態商鋪沒有異議,再請區市場監管局公平競爭科進行討論審核,予以備案。”再比如,《黃浦區“外擺位”實施意見(試行)》對“外擺位”的設置區域及時間、業態、設施設備等作出明確規范。
“將臨時設攤管理納入‘一網統管’平臺,實現信息互聯互通需要大量基礎工作進行鋪墊。我們正努力實現網上備案,多方共同制作設攤區域分布圖,方便城運中心根據備案信息進行判斷,讓投訴處置有據可依,實現及時預警、分類派單、一鍵指揮、快速整改的閉環管理流程。”周健說。
奉賢區南橋鎮沈陸中心路管控點位
機制
奉賢區南橋鎮沈陸中心路,設有一處設攤經營管控點位。此處距離沈陸村以及南橋鎮中心城區都很近,曾經綿延百余米、天然而成的“馬路菜場”如今成為容納100個攤位,自產自銷蔬菜瓜果的合法管控點。
沈陸村的沈伯和老伴常趕早市,家中地里新鮮采摘的瓜果銷量不錯,“這里有大棚、桌臺,好過原先的風吹雨淋,也覺得安心”。
眼下,奉賢區對設攤經營管控點和疏導點有了更高期待——滿足公眾對便利的需求,以期形成長久生命力。
“關鍵是了解供需。”奉賢區城管執法局勤務指揮科負責人呂文晗闡釋,一方面合理設置管控點攤位和農戶數量的匹配情況,便于在前端設定開市硬件條件。另一方面,將這些信息對接到市城管部門的上海“攤”服務地圖,幫助市民實時掌握點位動態,就近采購。
“目前已完成選址的管控點(疏導點)均在電子地圖上進行標記。通過區級‘一網統管’云場景,將相關數據匯聚接駁至區城運中心。各相關部門可隨時通過視頻開展線上云巡查,確保各點位經營管理有序、市容環境秩序整潔。”呂文晗介紹。
“數字化賦能監管更重在服務。”楊浦區城管執法局指揮中心負責人張雯晨說,比如外擺位占道,市民會投訴影響通行;商家進貨量增大,運輸車頻次增多,要充分考慮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我們逐一跟申請外擺的商家進行溝通,提出指導意見幫助他們形成更周全的方案”。
眼下,楊浦區已在全域58家星巴克咖啡館中遴選出28家符合外擺條件的點位,探索“外擺位”。楊浦區城管執法局協調科科長朱洪雁介紹,“我們提建議出方案,甚至幫助修改圖紙。搭建平臺匯聚多方力量,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張雯晨表示,“一網統管”平臺幫助基層執法力量減負,其真正指向是不斷磨合多方訴求,讓管理更具人文關懷,符合規定的設攤經營有更長久的生命力。
趙勇指出,要準確把握數字治理的限度,觀照同傳統方式并存的平衡點,“相關職能部門要做到守土有責,把該干好的事干好,降低問題發生率”。
作者:蘇展
編輯:單穎文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