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1日至12日,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臨床藥理與毒理專業委員第六屆學術研討會盛大召開。會議圍繞 “加速中西醫融合創新,保障中西藥合理使用”等內容,交流了中西醫結合醫學的最新成果和研究進展,多角度深入探討中西醫聯合用藥的有效性、安全性與合理性問題。
據悉,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臨床藥理與毒理專業委員會在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領導下,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學術研討會,為科技工作者搭建了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本次會議以“加速中西醫融合創新,保障中西藥合理使用”為主題,設置一個主論壇、兩個分會場及一個青年學者會場,共報告39項,收錄會議論文94篇。
研討會期間,“青年學者分會場”上,劉穎教授報告了中國藥科大學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廣東藥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機構關于鴻茅藥酒毒性、藥效學、質量工藝、臨床調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此次研討會旨在通過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促進醫學融合與創新。藥物上市后再評價是藥品研究的重要環節,在新的形勢下,對鴻茅藥酒進行上市后再評價研究,能夠進一步說明白講清楚其療效,明確其優勢,對合理用藥,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在劉穎教授的報告中,對于鴻茅藥酒藥理和毒性的試驗方法及過程進行了闡述,結果表明,鴻茅藥酒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活血化瘀、溫補腎陽虛、健脾、防止血栓形成、抗衰老抗氧化以及提高機體耐缺氧、耐寒和抗疲勞的作用,且受試物無明顯異常癥狀,有較高的安全性。
劉穎強調,鴻茅藥酒上市后的藥效學、毒性研究客觀科學地論證了其藥效與安全性,是對公眾健康負責的表現,對中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與會專家認為,要發展中醫藥,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累、人類認知的進步,只有那些療效顯著的中藥經典方劑才能流傳至今,而這些仍在被臨床廣泛應用的中藥方劑,其組方嚴謹、功效顯著。因此,加強對我國古代經典名方制劑的保護和合理開發、推動中藥新藥研發進程,對促進傳統中醫藥繼承創新具有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