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妻剛去世不久,72歲的茅以升就和6個子女商量想要續弦。孩子并沒有反對,可當聽到后媽的名字時,6個子女立刻變臉。長子反應最激烈:“除了那個女人,誰都可以,否則我不再進這個家門”,誰知茅以升一意孤行,不僅把女人接回家,還多了個女兒。
(相關資料圖)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錢塘江大橋是他主持的第一條現代化大橋。然而因為續弦這件事,晚年生活凄涼,臨終時都沒能得到6個子女的原諒。
茅以升要續娶的女人名叫權桂云,兩人在茅以升與原配妻子戴傳蕙婚姻存續期間就互生情愫,并生下小女兒茅玉麟。茅以升臨終前,7個子女中只有這個小女兒陪伴在身邊。
茅以升與原配妻子戴傳蕙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后茅以升赴美留學,妻子戴傳蕙帶著兒子茅于越和公婆住在一起,十幾口人的大家庭,戴傳蕙上敬公婆,下和親友,把自己的小家打理的井井有條。
學成回國后,因為茅以升的工作特殊,戴傳蕙只能跟著丈夫四處遷移,作為妻子和母親,戴傳蕙不光要照顧六個還未成年的孩子,還要在閑暇之余為丈夫的工作助力,茅以升能夠安心在外打拼,背后少不了戴傳蕙的體貼周到。
由于常年的奔波勞累,戴傳蕙的身體超負荷了。丈夫又從事著有危險的工作,戴傳蕙的身心疲憊,精神出現了一些問題,直到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完工后,戴傳蕙精神方面的問題有所好轉。
在1946年,茅以升被調往上海,戴傳蕙的身體不太好就沒有跟隨而留在了杭州繼續照顧全家人的起居。
在上海期間,茅以升認識了新時代女性權桂云,此時茅以升51歲,權桂云20歲,兩人互生情愫并很快住在一起,并生下小女兒茅玉麟。
茅以升知道戴傳蕙的身體狀況,同時也深知她對整個家庭的付出,所以一直也沒有跟妻子攤牌,就這樣過著幾年家外有家的日子。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1950年誠信運動在全國展開,迫于壓力,茅以升向組織和妻子交代了與權桂云相識相知相愛的全過程。
在戴傳蕙的眼里,丈夫為人正直,兩人情比金堅。在聽到茅以升的坦白后,戴傳蕙呆若木雞,一言不發。在以后的十幾年里,戴傳蕙整日郁郁寡歡,臉上甚至再也沒有出現過笑容。1967年,戴傳蕙郁郁而終。
當時長子正在瑞士求學,卻因非常時期無法回國奔喪。于是便把這種未能為母親盡孝的悔以及因父親負了母親的恨,通通澆灌在了茅以升的頭上,他認為,如果沒有父親當年的背叛,母親不會這么早的離世。
而更讓他忍受不了的是,在母親剛過世不久,父親就要把這個毀了母親生活的女人娶進家門,并光明正大地把小女兒接回來。遠在異國他鄉的長子茅于越更加憤怒,他表示:
“除了這個女人,父親娶誰都可以,否則他不會再進這個家門”,但是茅以升一意孤行,將權桂云母女帶回家中。
戴傳蕙去世四年后,茅于越舉家回國,但是他不肯進家門,而是去住賓館。不論親友如何相勸,茅于越始終不肯松口,也沒再回過茅家,也是從這以后,茅于越與父親茅以升徹底斷了聯系。在茅于越的帶領下,茅以升與戴傳蕙生育的其他子女也均與茅以升斷絕了往來。
茅以升晚年生病時,雖然子女眾多,但是只有茅玉麟陪在身邊。彌留之際,茅以升一直在心心念念幾個子女,但他們始終不露面。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在彌留之際攥著那封被偽造的“長子來信”,揣著“長子終于原諒了我"的善意謊言,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emailprotected]
茅以升,對于國家,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但縱觀茅以升的感情生活,因為一段錯誤的感情,傷及兩代人。父子離心,發妻痛苦離世,二婚妻子估計也在愧疚或世人的指指點點中度過。
原配妻子堅信兩人情比金堅,甘愿為了丈夫的事業在背后默默無條件的付出,幾十年的夫妻感情來說,戴傳蕙對茅以升的付出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最終落下一身病重而在丈夫的背叛中郁郁而終。
對于權桂云來說,能和茅以升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公眾的眼中是她夢寐以求的,但是兩個婚后導致茅以升家庭矛盾逐漸上升,茅以升的心中十分痛苦,而他的這份痛苦也傳遞給了權桂云,因為權桂云的心中知道,這一切的痛苦都是她造成的。權桂云因此也患上了抑郁癥,最終抑郁而終,享年50歲。
茅以升的婚姻故事也在告訴世人,維持一段婚姻是多么不容易。既然愿意走進圍城,就請一心一意地對待那個為自己操勞的妻子,婚姻里不只要有愛情更多的是責任,面對外面的誘惑應該有說“不”的毅力。
大家覺得呢?#打卡挑戰局#
本文杭州一小伙凌晨抓魚橫渡錢塘江,花茶楓靈苑:杭州7歲小女孩獨自橫渡錢塘江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