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險企增資難已是行業普遍現象。由于償付能力充足率逼近50%的監管紅線,復星聯合健康嘗試通過增資來補充資本金。雖然增資計劃屢次受挫,但復星聯合健康增資的決心依然堅定。
?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復星聯合健康”)“將帥”雙雙調整。
記者從復星聯合健康官網獲悉,公司近日正式聘任曾明光為董事長,于7月13日正式聘任賴曉輝為總裁。兩人均從公司內部晉升,也是該公司成立6年多來的首次“將帥”更迭。
【資料圖】
不過,對于新上任者來說,面臨的挑戰并不小。從2022年開始,復星聯合健康償付能力充足率急轉直下,連續多個季度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逼近監管紅線,增資成為當下最迫切要解決的難題。
記者注意到,成立6年多來,公司已連續四次發起增資,前三次均因各種原因未有進展,公司注冊資本仍為原始金額的5億元。最近一次擬增資方案在今年5月,一旦增資成功,將對其償付能力提高有重要意義。對于最新增資進展,公司相關負責人回復《國際金融報》記者稱:“均以官方公告為準。”但從官網信息來看,目前暫未披露最新消息。
“將帥”齊換
復星聯合健康發布的最新公告稱,公司已于2023年8月7日正式聘任曾明光為公司董事長,該任職資格已在8月2日獲監管核準。
公開資料顯示,曾明光現年57歲,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獲學士學位,并在上海財經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曾明光來自“復星系”,為復星聯合健康“元老”,在2017年公司成立時便出任公司總裁,曾任復星集團健康險事業部執行總裁。加入復星前,曾明光曾任中國大地保險監事、人身險部總經理、浙江分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中國再保險上海分公司壽險處處長等職。
曾明光升任董事長后,由公司原副總裁賴曉輝補位總裁一職。根據公司公告,公司已于2023年7月13日正式聘任賴曉輝為總裁,全面主持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其任職資格已于5月18日獲得核準。
賴曉輝畢業于華東交通大學,獲碩士學位,并獲美國特洛伊州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他同樣是復星聯合健康的“老人”,除總裁一職外,現還擔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和首席投資官。此前,他還擔任過公司副總裁、助理總裁、上海分公司總經理,以及復星集團健康控股健康險高級總監、中國大地保險人身險部副處長等職,與曾明光的履歷頗為類似。
償付能力逼近紅線
復星聯合健康七家專業健康險公司之一,成立于2017年1月,6年多來業績保持持續上升態勢,并在第五年實現扭虧。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年報數據發現,2017年至2022年,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0.59億元、5.2億元、18.19億元、24.54億元、37.14億元、38.7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45億元、-0.87億元、-0.71億元、-0.74億元、0.33億元、0.64億元。
2023年上半年,復星聯合健康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3.13億元,同比上升14.17%;凈利潤0.33億元,同比上升180.49%。
制表:楊檸瑜
但自2022年以來,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急劇下降,一直逼近監管紅線。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末,復星聯合健康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61.83%、69.71%、68.05%、56.77%、54.57%、53.25%,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也降至106.49%。
根據監管要求,償付能力達標的保險公司須同時符合3項監管要求: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人身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0.9%,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9.7%。
增資迫在眉睫
面對償付能力充足率逼近紅線,復星聯合健康嘗試通過增資來補充資本金。
今年5月初,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順德科創集團及聯合健康險共同簽訂《股份認購協議》,兩家擬共計出資49776.64萬元,認購聯合健康險合計19444萬股新增發行股份,對應新增注冊資本1.94億元。其表示,本次增資所得款項擬用于聯合健康險補充資本金,以提高償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并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
若增資成功,復星醫藥與順德科創將分別持有復星聯合健康險14%的股權,并列成為第二大股東,復星集團持股比例也將上升至28.4%。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擬增資事項之前,公司還曾3次發起過擬增資信息,但均未有結果,至今,公司注冊資本仍為初始金額5億元。
2018年9月,復星聯合健康首次發布擬增資方案。增資為3.85億元,其中由原股東上海復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復星產投”)認購1.925億股,新股東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認購1.925億股,后者持有原股東廣東宜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至今該增資方案沒有新消息。
2019年6月,復星聯合健康再次發起增資方案。增資金額為1.6億元,由股東復星產投認購1.2億股,迪安診斷認購0.4億股。若增資成功,復星產投持股比例將從20%提高到33.33%,成為控制類股東。而后以增資方案撤回告終。
復星聯合健康增資的決心依然堅定。于2021年第三次發起擬增資方案,擬增資1.145億元,由股東復星產投認購0.229億股,西藏嘉澤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認購0.916億股。該增資方案至今未有進展。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指出,中小險企增資難已是行業普遍現象,總結起來有三個方面因素:一是宏觀經濟環境的下行,一些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缺乏增資意愿;二是保險業的投資周期長,短期難見收益,且出資門檻較高,對投資人吸引力不足;三是監管嚴格,社會資本不再盲目進入保險業,有實力且符合資質要求的投資人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