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噠,咚噠,咚咚噠……”清晨,遵義市新蒲新區新中街道新科社區金科中央公園小區養老服務驛站內,接連傳出陣陣歡聲笑語,一群老人跟隨音樂節奏歡快敲擊非洲鼓,感受著音樂帶來的快樂,一張張笑臉背后是民生福祉提升的生動詮釋。
走進養老服務驛站,各類活動室寬敞明亮,音響、電視、琴棋書畫等設施和工具一應俱全,還設有食堂,解決了居家養老餐食問題。
(資料圖)
“這里自然環境和社區服務很好,基礎配套設施齊全,太適合我們養老生活了。”71歲的袁奶奶慕名搬來該小區已達3年時間,如今她每天生活都多姿多彩,退休時光美好愜意。
娛樂活動只是服務項目的其中之一,該養老驛站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樣、功能配套的要求,規劃建設以企業和機構為主體、以社區為紐帶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依托互聯網管理,打造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形成了集養老、醫療、居家上門服務為一體的社區嵌入式醫養結合智慧養老項目,讓居民在家就能享受人性化、多樣化和精準化的養老服務,深受社區老年人歡迎。
同時,面對不同類型老年群體,通過引進智能化系統,讓重點對象在日間照料中心登記造冊,簽約家庭醫生,智能系統實時監測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按照“居家養老+機構養老”模式,為一些年紀大、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設有日間照料床位14張,可以滿足轄區內老人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康復護理、助浴、助餐、助醫、助行等多樣化需求。
近年來,遵義市不斷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構建起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新格局,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從“養老”到“享老”,使養老服務從“有保障”到“有質量”過渡。
據悉,遵義全市共有養老機構及設施957個,其中頤康養中心27個、養老服務中心130個、養老服務驛站800個,養老床位數27980張,養老服務從業人員1778人,建成1個省級健康養老產業示范縣、4個健康養老小鎮、2個養老產業集聚區,基本形成“養老服務驛站遍地開花,養老服務中心區域覆蓋,頤康養中心活力十足”的局面。
而今,圍繞打造多層次、廣覆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遵義市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上努力探索。
“我是小院的常客,孩子白天上班忙,我們老年人在家也孤獨,來春風小院和老伙計們一起說說笑笑,唱歌跳舞寫書法,老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正安縣鳳儀街道山奇社區“春風小院+老吾老驛站”的葉金云老人說。
務川仡福中醫康養院通過“醫養康”結合,解決了“醫院里不能養老、養老院不能看病”的普遍性難題,有力推動了務川醫養康復事業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深化醫療改革、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新路。
……
遵義因地制宜提出“以中心城區為重點、縣城為依托、鄉鎮為網格,打造多層次廣覆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新格局”發展思路。在人口密集、養老服務需求量大的中心城區,該市重點打造益養苑頤康養中心、愛心彩虹養老院、健樂養護院等數家中高端養老服務機構,示范引領、培育和發展養老服務企業31家;在各縣城區,通過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建設1所以上功能完備的縣級綜合性養老機構,對特困人員進行統一專業照護;在鄉鎮及廣大農村層面,則將全市215家鄉鎮敬老院,撤并整合為111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村及社區建農村幸福院或養老服務驛站,提升養老軟硬件。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世容
編輯 李娟
二審 劉思博
三審 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