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病:指作五言詩時,在運用四聲方面所產生的毛病。
(資料圖)
2、平頭五言詩的第一、二字不能與第六、七字(下句第一、二字)聲調相同。
3、不然就犯了平頭的毛病。
4、如:芳時淑氣清,提壺臺上傾。
5、芳時、提壺同是平音字,這就是平頭。
6、上尾五言詩的第五字(出句最后一字)與第十字(對句最后一字)不能聲調相同。
7、不然就犯了上尾的毛病。
8、如樂府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9、草、柳都是上聲,犯了上尾的毛病。
10、如古詩: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樓齊不同韻而同音是。
11、蜂腰顧名思義是兩頭大,中間小。
12、指五言詩一句內第二字與第四字的聲調不能相同;或第二字與第五字不能同是濁音聲母而第三字是清音聲母,不然就犯了蜂腰的毛病。
13、如:飲馬長城窟: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14、從、方都是平聲字,我、鯉又都是濁音字,中間的雙則是清音,讀起來兩頭重,中間輕,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
15、鶴膝五字句若首尾皆清音,中一字獨濁,則兩頭細中間粗矣。
16、如傅玄詩“徽音冠青云”,以清夾濁者是。
17、大韻指五言詩兩句之內不能有與韻腳同一韻部的字。
18、如:漢樂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19、胡與壚同韻部,則是犯了大韻的毛病。
20、又如阮詩微風照羅袂,明月耀清輝,微輝同韻者亦是。
21、小韻五言詩兩句各句之間不能有同屬一個韻部的字。
22、如: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23、樹與露,連與泉同韻部,則是犯了小韻的毛病。
24、又如: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明、清同韻者亦是。
25、旁紐對于這一條不甚了解,只能將《詩話》中的大意寫下來,用原例,且不知出處:指五言詩中兩句各字不能同聲母。
26、比如:魚游見風月,獸走畏傷蹄。
27、魚與月的聲母同屬古音疑紐,這就犯了旁紐的毛?。硗猥F走同韻,犯小韻)。
28、又如:丈夫且安坐,梁塵將欲起。
29、長梁同韻,長字上聲為丈,上句首用丈字,下句首用梁字。
30、正紐五言詩兩句內不能雜用聲母、韻母相同的四聲各字。
31、比如:梁簡文帝詩:輕霞落暮錦,流火散秋金。
32、錦與金聲母韻母相同,只調不同,這就是正紐的毛?。髋c秋小韻)。
33、又如:溪、起、憩,為一紐,詩云:朝濟清溪岸,夕憩五龍泉,溪、憩二字同用。
34、又:家、假、嫁,為一紐,詩云:我本漢家女,來嫁單于庭。
35、家嫁二字同用者是。
36、 凡此八忌,于聲律一道剖析毫芒,但制為聲調譜則可,不得以此限初學也。
37、王漁洋答劉大勤曰:蜂腰鶴膝雙聲疊韻之類,一時記不能全,須檢書乃可條答。
38、然則詩家對于八忌,亦不甚注重矣。
39、綜合評價永明體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代詩歌從原始自然藝術的產物——“古體”詩,開始走向人為藝術的“近體詩”。
40、永明體,也就成為近體詩形成的前奏,成為人為藝術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