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暴增131.22%,扣除股權轉讓收益及其他因素后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降81.16%,三元股份的財報發生了什么?
被稱為“首都人奶瓶子”的三元股份在近日發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其來自北京地區的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
作為區域龍頭乳企,三元股份遲遲無法走出北京市場。
(資料圖)
賣“子”獲利
今年上半年,三元股份實現營收42.56億元,同比微跌0.15%,雖然營收近乎不變,三元的凈利卻暴增131.22%至2.15億元。這一變動原因之一是三元股份在5月轉讓首農畜牧部分股權,取得股權轉讓收益1.92億元,增加了當期凈利潤。
若扣除該部分收入及其他因素,三元股份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將降至0.17億元,同比下降81.16%。
轉讓旗下公司股權本是上市公司常見操作,但有趣的是,一年多前三元股份才從關聯方三元種業、星實投資手中將首農畜牧部分股權接下,如今又轉手還給三元種業,一進一出,結合對應業績來看頗有些耐人尋味。
2021年11月,三元股份披露擬以現金11.29億元收購公司關聯方三元種業、星實投資分別持有的首農畜牧41.735%、4.6325%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其持有首農畜牧51%的股權,首農畜牧也成為三元股份控股子公司。根據當時的評估報告,截至2021年5月底,首農畜牧凈資產賬面價值21.54億元,評估值24.34億元,增值率約13%。
對當時的三元股份而言,首農畜牧無疑是一個優質標的。
2020年及2021年前5個月,首農畜牧營業收入(合并口徑)分別為22.14億元、10.54億元,凈利潤(合并口徑)達2.08億元、0.8億元。對比三元股份2020年營收75.53億元,凈利潤僅0.15億元,凈利率僅0.21%。
彼時三元股份稱,本次交易將導致公司合并報表范圍發生變更,預計未來給公司帶來一定的業績貢獻;內部交易抵銷后,預計增加公司營業收入5億元或以上。
2022年1月三元股份對首農畜牧并表,然后并表首年,事件卻出現反轉。
三元股份財報寫明,首農畜牧2022年中期營收11.76億元,凈利潤卻轉負,為-0.19億元;全年營收24.34億元,凈利潤為-0.15億元,其將業績“變臉”的原因歸咎于豆粕、玉米、苜蓿等飼料價格大幅上漲因素影響,周期性成本上升。
首農畜牧利潤情況不樂觀,也拖累了三元股份,后者2022年中期及全年歸母凈利潤變動幅度分別約為-51%、-88%。
2023年前3個月,首農畜牧凈利潤虧損額(合并口徑)進一步擴大至0.71億元,對三元股份而言,首農畜牧已從當初的“利潤奶?!弊兂闪巳缃竦摹疤潛p包袱”。
4月,三元股份便發公告稱,決定轉讓首農畜牧27%股權至關聯方三元種業,同時后者向首農畜牧增資6億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降至約19.26%,三元種業持股比例變更為約80.74%。公告還提及,目前,首農畜牧資產負債率接近70%,后續發展所需資金迫切需要股東的增資補充。
“甩掉”首農畜牧后,三元股份今年上半年多項指標改善。
如公司管理費用同比下降20%、財務費用同比下降近69%、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負轉正,存貨、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租賃負債等較期初均有大幅減少,變動主要原因均與首農畜牧有關。
收入依賴北京
拋開轉讓首農畜牧帶來的助力,三元股份很大一部分利潤其實是依賴收購而來的子公司以及聯營公司。
財報顯示,上半年三元股份主要有12家控股參股子公司,其中4家凈利潤為負,實現盈利的8家中,凈利潤最高的為北京艾萊發喜,其主要負責“八喜”品牌冰淇淋業務,期內凈利潤1.18億元;其次是上海三元,凈利潤僅0.36億元,差距明顯。
據悉,北京艾萊發喜是2016年三元股份收購而來,目前冰淇淋業務也已經成為了公司第二大業務,上半年冰淇淋及其他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78億元,占比25.66%。
此外,三元股份還持有北京麥當勞50%的股權,后者上半年賬面投資收益達1.45億元。粗略估算,北京麥當勞、持股95%的北京艾萊發喜合計為三元股份貢獻約2.6億元的凈利潤。
若刨除這部分貢獻,三元股份當期的利潤為負,而這部分收入主要來自于公司自身的奶制品。
除了首農畜牧和八喜,三元股份還曾收購三鹿、太子奶等品牌。一個多月前,一場走進三元股份的活動中,總經理唐宏在談及公司未來發展規劃時提出三點內涵式增長,并稱將加快外延并購的步伐,進一步提升經營規模。
頻頻的收并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元股份想要走出區域、走向全國的迫切程度。
資料顯示,三元股份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市牛奶總站,1986年更名為北京市牛奶公司,1997年成立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9月上市,其也被不少北京人稱為“從小喝到大的牛奶”。凱度消費者指數顯示,2023年上半年,三元股份在北京市場液態奶份額居首位且同比提升。
從財報來看,上半年,公司來自北京地區的主營業務收入為27億元,占比64.27%,去年底該指標為61.37%,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北京地區以外的收入15.01億元,占比35.73%。
有趣的是,截至6月末,三元股份來自北京地區的經銷商為452家,期內凈增加94家;來自北京地區以外的經銷商多達2628家,凈增加294家,二者數量占比分別約15%、85%。這也意味著,三元股份在北京以外的市場“廣撒網”,用幾乎是北京地區6倍的經銷商數量去布局,但最終轉化到收入上,效果并不算理想。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三元股份的產品線不差,尤其是低溫奶,匹配了整個中國乳品消費升級的紅利,但其問題在于,聚焦華北市場,在全國面對其他乳業巨頭的擠壓,生存環境并不樂觀,隨著整體競爭加劇,公司利潤也會進一步受損,“三元股份全國化布局,是其能否突破自身發展天花板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