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首都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和生態涵養區,密云區是北京市森林面積最廣、濕地資源最優、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近年來,密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也吸引了更多環保組織、企業等社會力量加入到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行列中來。
近日從大自然保護協會(TNC,The Nature Conservancy)了解到,在密云水庫旁的五座樓林場,全球近自然森林經營示范區項目工作正有序推進中,踏勘評估、方案制定有望在今年內完成,并啟動長期的科學監測與評估。TNC成立于1951年,是國際上最大的非營利性的自然環境保護機構之一,目前在全球70多個國家及地區開展工作。
密云水庫 圖片來源: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據了解,這是在TNC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簽署的合作諒解備忘錄(MOU)框架下,由北京市林業碳匯與國際合作事務中心、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和四川省綠化基金會合作開展的項目。唯品會作為項目創始捐贈人,為項目首年執行事項提供了資金支持,促進改善密云區森林生態系統,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尤其是鳥類棲息地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唯品會也是首批加入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植萬億棵樹領軍者倡議”中國行動(1t.org China Action)社區的企業成員之一。近年來,在TNC等自然保護機構的推動下,越來越多像唯品會這樣的企業積極投入到森林資源生態保育事業中。
“密云區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具有重要的生態區位功能。我們希望通過本次項目的開展,打造城市周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示范。”TNC中國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該項目以密云區近自然森林經營、旗艦鳥類棲息地恢復為起點,采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攜手企業、社區共同探索以提升密云水庫流域森林質量、筑牢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增強生態系統碳匯和水源涵養能力以及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為目的綜合保護創新模式。
其中,密云近自然森林經營通過在密云區選擇合適的人工林場,通過近自然森林經營措施營造健康的多功能森林系統,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探索提升森林的水源涵養效益、生物多樣性效益、碳匯等氣候變化應對效益。
密云鳥類棲息地優化則將基于密云水庫及周邊區域近十年的鳥類調查數據和棲息地數據,結合重點區域的補充調查,分析鳥類群落多樣性的時空動態變化,識別鳥類關鍵棲息地的分布區域和潛在生態修復區,提出在未來的管理中尋找更為生物多樣性友好的措施建議。
唯品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義不容辭的使命。我們很高興可以參與到全球近自然森林經營示范區項目中來,與TNC等合作伙伴一道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