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埃斯頓-克魯斯機器人華南研發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儀式于佛山順德北滘舉行。該項目總規劃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將打造華南區總部企業基地,與其全資收購的歐洲焊接機器人領軍企業CLOOS共建機器人(華南)技術中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樣豪華的“陣容”在北滘不是偶然,從幾天前的美的庫卡機器人二期項目投產到不久前的大族機器人全球總部落地,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高地正在這座小鎮里加速成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佛山順德北滘已經聚集了8大機器人重點項目,年產值已超120億元。
那么,這些機器人為什么都聚集到順德北滘“安家”?他們分別是干什么“工種”、又是如何分工合作的?今天,南都記者走進順德北滘,“解密”北滘機器人產業。
美的庫卡 二期
埃斯頓-克魯斯機器人華南研發生產基地項目
機器人也“宜居”的小鎮“一核雙擎”的機器人谷
“機器人”們,為什么不斷聚集到順德北滘“安家”?
南都記者采訪各大機器人項目落戶的路徑,可以總結出三個內核:市場潛力、產業鏈配套和營商環境。
佛山是全國唯一的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目前正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四成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了數字化的轉型,累計應用機器人超過了2.3萬臺。到2025年力爭全市八成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對機器人企業來說,佛山本身就是國內機器人應用市場最大的城市之一。
“埃斯頓將華南研發生產基地選址在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是基于這里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優越的營商環境。”開工儀式上,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吳侃表示,“埃斯頓-克魯斯機器人華南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是埃斯頓發展戰略中的重要部署,也是在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將有效助力埃斯頓在華南地區乃至全球長期戰略目標的達成。”
在這個機器人也“宜居”的小鎮,佛山北滘機器人谷智造產業園共規劃三大片區,總面積約2.9萬畝。包括中部的“北滘新城綜合活力核”以及分別位于“活力核”東西兩側的“產城融合發展引擎”和“產業創新發展引擎”。
“一核”北滘新城綜合活力核占地面積為3038畝,圍繞智能家電、機器人、數字創意、城市服務四大重點產業,加快布局高能級載體和功能性平臺。目前,已建成包括美的集團總部、美的集團總部二期、三期,盈峰集團總部等12座總部經濟大樓,超30萬方商業載體,超百萬方高端寫字樓。
“雙擎”動力十足。西邊的“引擎”是占地面積為7800畝的產城融合發展區,正在或即將在這里“安家”的已經有美的庫卡、大疆、中設、埃斯頓、中大力德、拓野等重點項目,以上機器人項目占地面積合共近800畝,總投資達到70億元。其中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占地約433畝,預計達產收入97.5億元,稅收3.94億元,目前已成為國內前二、華南最大的機器人本體生產基地。
東邊的“引擎”則是占地面積為1.89萬畝的產業創新發展區,在這里“安家”的已經有碧桂園博智林、美的數字科技產業園、海創大族機器人、凱碩捷瞬機器人、樂普電機等重點項目,重點發展建筑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新一代智能移動機器人、機器人應用燈塔工廠等特色機器人產業項目。值得一提的是,上周開工的美的“百億”新項目就在這個區域。
不同“工種”有的構建機器人本體有的生產“細胞”和“關節”
這些機器人分別是干啥的?
先從兩大工業機器人巨頭-來自德國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庫卡和本土機器人“大佬”埃斯頓說起。
庫卡于1898年在德國成立,自1973年研發了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后,開始從事焊接設備、大型容器、市政車輛的研發和生產。于2017年被美的集團收購后,現今的庫卡專注于向工業生產過程提供先進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庫卡落地順德以來,根據中國制造業的應用市場和需求,因地制宜、自主研發出更適合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機器人。機器人的“工作范圍”也從傳統的汽車、重工業領域擴大到更多制造行業,如3C電子、食品、醫療等等,還有佛山的家電、陶瓷、衛浴、快消品以及超市倉儲等領域。
目前,庫卡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物料搬運、加工、點焊和弧焊,涉及自動化、金屬加工、食品和塑料等等領域。
在上周的投產儀式現場,庫卡中國總經理許桂友表示:“園區的全面投產是庫卡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隨著園區的全面投產,未來規劃機器人產能8萬-10萬臺/年,將全面推動機器人供應本地化和支持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埃斯頓成立于1993年,這三十年來我們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工業自動化。幫助各種各樣的工廠將勞動密集型產線改造為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產線。”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吳侃介紹,公司在2015年上市之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海外收購兼并,包括英國Trio,德國 Cloos,德國M.A.i.公司等全球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進一步加強了公司在智能裝備核心部件領域、運動控制系統以及機器人和智能制造領域的領先能力。
據了解,埃斯頓產品應用的范圍已從金屬成形機床行業拓展到紡織機械、包裝機械、印刷機械、電子機械等更為廣泛的機械裝備制造行業,以及焊接、機械加工、裝配、搬運、分揀、噴涂等領域的智能化生產。
其中用于高端應用的六軸機器人系列(“軸”即運動軸,幫助機器人更加靈活地運動和更精準地完成任務,類似“關節”)負載范圍覆蓋3kg-600kg,在新能源,焊接,金屬加工、3C電子、工程機械、航天航空等細分行業擁有頭部客戶和較大市場份額。
大族機器人的“主攻”方向包括工業、醫療、物流、服務等領域的研發、推廣和應用。公司于2017年在深圳成立,2020年落戶北滘,基于十多年的電機、伺服驅動和運動控制經驗,成功推出人機協作機器人、精密直角坐標機器人、AGV、SCARA、移動操作機器人、智能檢測等機器人和自動化產品。其中,大族人機協作機器人可用于集成自動化產品線、裝配、拾取、焊接、打磨、噴漆等;復合型機器人適合電子、機加工無人車間,代替人員進行工件周轉配送等工作。
大族機器人
不同于以上致力于研發制造機器人整體的公司,中大力德專攻機器人們的“細胞”——機器人零部件,主要負責機械傳動與控制應用領域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中大力德擁有減速器、電機、驅動器一體化的完整產品線,據統計,該公司的細分產品已達上千種,包括永磁電機、交流減速電機、智能物流、行星減速器、機器人減速器、驅動器等。他們生產的零件廣泛應用于工業機器人、太陽能光伏跟蹤系統、電動叉車、AGV無人搬運車、自動分揀系統、服務機器人等高端領域。
中設機器人集機器人、智能技術、高端智能裝備領域的研發、制造、應用和銷售于一體,具備整體規劃、3D仿真、機器人電氣集成的能力。其產品和服務主要解運用于汽車制造、共享單車、電子、家電、智能家具和智慧農業等領域。在汽車制造方面,我們熟知的東風本田、江西江鈴、東風神龍、鄭州日產、上海通用等公司都是中設機器人的客戶。
凱碩機器人公司生產更“靈活”的機器人。其主營關節式機器人和沖壓機機械手,這些像人類一樣有“關節”的機器人可以更加精準地完成任務,實現自動換料、送料、噴油、翻轉、定位、焊接、裝配、檢測、包裝、碼垛等整線乃至整廠智能化無人化生產。旨在面向泛家居及汽車、3C行業提供智能制造全產業生態圈服務。
除了應用于制造業,北滘機器人還有“建筑工”。碧桂園博智林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推進國內建筑行業的智能化轉型。目前,該公司在研建筑機器人有近50款,適用于建筑全周期智能建造工序,包括混凝土施工及修整、砌磚抹灰、室內裝修裝飾、外墻高空噴涂、地庫裝修等等。在這些建筑機器人中已有28款投入商業化應用,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千萬平方米。
“生態圈”“大樹底下也長草”與“大樹和大樹能共贏”
這些“機器人們”聚集在北滘,分工合作。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點到鏈,劍指千億產業集群生態圈。
上周剛剛開工的美的庫卡園區內已進駐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已達9家,覆蓋機器人多個核心零部件,據估計園區的供應鏈配套在日后將達到85%以上。
海創大族機器人智造城項目已審批入園企業更是超過100家,重點打造機器人產業集聚平臺、產業鏈企業和孵化創新平臺。集研發、生產、中試、辦公、生活于一體,構建“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產業聚集效應。
海創大族機器人智造城
目前,北滘已匯聚的機器人產業龍頭產值已達120億元,這種聚合力還在不斷釋放。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聚合力的背后,除了產業鏈的協作,還有企業之間的競合。無論是庫卡還是埃斯頓,在北滘展現出的不僅是“大樹底下也長草”更是“大樹和大樹能共贏”的營商環境和開放活力。
在這種開放和活力背后,是佛山市、區、鎮高位推動產業鏈發展的決心和實際行動。2023年,佛府辦1號文就是《促進佛山北滘機器人谷智造產業園機器人產業發展扶持辦法》,重點支持、引導機器人產業資源集聚北滘機器人谷智造產業園,推動佛山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撐全市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辦法針對項目落戶扶持、人才扶持、研發扶持、做大做強扶持、銷售扶持、金融扶持、特重大項目扶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拿出單項扶持最高達2億元,出臺“黃金8條”促進北滘機器人產業發展。
“今天北滘不再是傳統的家電重鎮,已逐步實現從制造強鎮向科技強鎮的華麗轉身。”順德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北滘鎮黨委書記唐磊晶表示,過去的這10天北滘迎來產業開工和投產收獲季的高潮,眾多機器人的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包括美的庫卡、埃斯頓、中設、中大立德、拓野,這些知名的機器人企業陸續開工、封頂以及準備投入生產,“進一步堅定順德和北滘做好、做強機器人產業的決心,更將為北滘機器人產業沖刺百億能級和千億能級增加新動力、積蓄新動能。”
采寫:南都記者 路漫漫 實習生 劉奕含
攝影:南都記者 鄭俊彬
部分圖片由受訪企業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