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林生物”)披露了招股書,公司擬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格林生物計劃募資3.75億元,將分別用于年產6800噸高級香料項目、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81歲實控人入行53年,推香料企業二闖創業板
資料顯示,格林生物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生物源香料和全合成香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形成了松節油、柏木油和全合成香料三個產品系列,具體產品主要包括檀香、甲基柏木酮、突厥酮系列等近40個細分品種。
【資料圖】
格林生物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松節油系列、柏木油系列和全合成系列香料產品的銷售,2020-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上述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為96%以上。
1999年12月17日,陸文聰、陳東霞、陳波簽署《出資協議書》,約定共同出資設立格林有限,注冊資本為850萬元,三人分別認繳出資510萬元、170萬元和170萬元,全部以貨幣出資。
本次股票發行前,陸文聰直接持有公司2046.33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6.11%,陸文聰為公司創始人,公司成立至今均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同時擔任公司董事長,為格林生物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需要指出的是,陸文聰于1942年11月出生,現年已經81歲,本科學歷,其于1968年12月畢業于原杭州大學化學系。陸文聰于1970年起開始從事香料香精行業,至今已有53年。
與此同時,格林生物董事長陸文聰與公司董事陸為是父女關系,與公司董事范宇鵬為翁婿關系;公司董事范宇鵬與公司董事陸為是夫妻關系。
事實上,這并非格林生物首次沖擊資本市場,其曾在2020年12月申報創業板上市,不過在2021年2月格林生物主動撤回申請,公司終止創業板IPO。對于撤回的原因,格林生物在招股書中并未披露原因。
超八成收入來自寶潔等海外客戶,資產負債率高于均值償債壓力較高
目前,格林生物的香料產品主要用于配置日化產品香精,廣泛用于家用清潔洗滌、個護用品以及煙草、食品等領域。公司與奇華頓(Givaudan)、芬美意(Firmenich)、國際香精香料(IFF)、德之馨(Symrise)、寶潔(P&G)等國際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報告期內,格林生物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41.83%、43.9%和43.98%。
也不難看出,格林生物的市場主要側重于海外,外銷市場區域主要為歐洲、北美洲等地區。報告期內,公司境外主營業務收入金額分別為4.5億元、4.96億元及5.35億元,外銷收入占比分別為83.73%、84.38%和85.95%,是格林生物主要收入來源。其中,美國地區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14.34%、14.12%和9.5%。
報告期內,格林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4億元、5.94億元和6.3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442.96萬元、4074.14萬元和6813.69萬元。雖然公司營業收入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其凈利潤卻并不穩定,甚至與2019年的7167.8萬元相比,格林生物的凈利潤更是連續兩年下滑。
不過,在公司凈利潤波動的情況下,格林生物也沒忘記現金分紅。2021年、2022年,公司分別現金分紅900萬元、8000萬元,累計分紅8900萬元,超八成的凈利潤被分掉。
本次IPO,格林生物擬募資3.75億元,其中近六成的募資用于擴產,但是公司擴產背后卻是2022年產能利用率出現了驟降。
目前,公司現有香料產品產能8676噸/年,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達產后,將新增香料產能6800噸/年,公司總產能將達到15476噸/年。而報告期內格林生物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約為94.15%、101.17%、60.79%,2022年公司香料產品產能利用率出現驟降。對此,格林生物解釋稱,公司新增精餾產能于2022年6月底完成驗收,產能利用有逐步爬坡過程,2022年整體產能利用率較以前年度偏低。
此外,格林生物還將擬使用1.06億元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緩解公司產能擴張帶來的營運資金壓力,減輕公司短期償債壓力。
目前,公司融資渠道主要是銀行借款,渠道較為單一。報告期內,格林生物銀行借款余額合計分別2.25億元、3.58億元和5.94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6.61%、54.08%和66%,均呈快速增長趨勢。而同時期內,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僅為26.91%、28.04%和21.89%。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格林生物的利息費用分別為1119.14萬元、1146.97萬元和1706.42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7.37%、28.15%和25.04%,利息支出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