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截止7月15日,A股市場共有1733家公司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披露率約為36.7%,整體預喜率約41%。其中,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業績預增公司共有498家,在所有類型中占比最高,為29%;業績略增公司共 81家,占比5%;業績扭虧公司共102家,占比6%;業績續盈公司共15家,占比1%;業績預減、首虧、續虧、略減和不確定的公司共1004家,占比59%。
從板塊來看,主板披露率最高,科創板預喜率最高。主板披露率約48%,創業板、科創板披露率分別約16%、7%。科創板預喜率最高,約69%,創業板、主板預喜率分別為66%、37%。
從行業來看,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披露率前五行業分別為煤炭(77.8%)、社會服務(71.2%)、綜合(66.7%)、房地產(64.5%)、鋼鐵(55.6%),披露率后五行業分別為機械設備(26.4%)、計算機(25.3%)、醫藥生物(24.4%)、環保(20.5%)、銀行(14.3%)。
從披露公告發現,業績預告預喜率較高的行業多集中在上游。業績預告預喜率前五的行業分別為煤炭(82%)、有色金屬(76%)、基礎化工(63%)、家用電器(63%)、石油石化(63%),業績預告預喜率較低的五個行業為鋼鐵(20%)、社會服務(18%)、房地產(15%)、美容護理(13%)、非銀金融(8%)。
從市值來看,大市值公司披露率相對較低,50億元以下小市值公司預喜率低。披露率方面,2000億元以上大市值公司披露率為25%,其余市值類型公司披露率均超35%。預告類型上,市值越小的類型預喜率越低,50億元以下小市值公司預喜率僅27%。
哪些行業半年報業績可能超預期/承壓?
德邦證券指出,盈余驚喜是指公司實現的實際盈余與分析師或管理層預期盈余之差,盈余驚喜的出現往往會引起股票價格的變化。
從行業分布來看,出現股價維度盈余驚喜信號的公司數量超過5家,并且盈余驚喜出現概率超過5%的申萬一級行業為:交通運輸、電子、有色金屬、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基礎化工。
上游資源品中,鋰鹽、磷化工、鹽化工、稀土出現“盈余驚喜”的公司相對較多,煤炭、石油石化雖錄得較高的業績增速,但該預期已被市場消化,中報未進一步展現“驚喜”;中游制造領域,“盈余驚喜”公司多屬于光伏產業鏈、鋰電產業鏈、智能裝備;下游消費領域,培育鉆石、內窺鏡領域均有個股出現“盈余驚喜”,并可能具備一定行業共性;支持服務領域,供應鏈物流及水電領域存在“盈余驚喜”公司。
結合業績預告增速及自上而下驗證的情況、業績預告內容中的具體信息、盈余驚喜情況,德邦證券認為半年報業績超預期的公司大概率分布在以下行業:
上游原材料:鋰鹽、稀土、磷化工、鹽化工;
中游制造業:光伏產業鏈(光伏設備/硅料/光伏組件)、鋰電產業鏈(鋰電設備/隔膜/三元正極)、半導體設備、軍工;
下游消費:培育鉆石、醫藥(CXO/新冠檢測/內窺鏡)、居家消費;
支持服務:水電、供應鏈物流、快遞。
除此之外,德邦證券認為以下行業半年報業績可能承壓:
上游原材料:建材、鋼鐵;
中游制造業:工程機械;
下游消費:生豬養殖、可選消費(汽車/酒店/旅游/景區/電影/服裝);
金融房建:房地產;
支持服務:商貿零售、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