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跌得毫無章法,特別是中秋節以后,新能源、醫美等熱門賽道持續大跌,讓許多投資者無所適從。
很多人認為美聯儲激進加息是此次A股調整的導火索,其實這一理由有點牽強。是的,本周美聯儲至少還會加息75個基點,近期美股市值也因此大幅縮水。但是,中國央行會跟隨美聯儲步伐加息縮表嗎?答案是肯定不會。就在這幾天,從國有大行開始,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都紛紛跟進降低了中長期存款利率。我們再看看8月份的銀行貸款和社融數據,都是出乎意料地大幅增長,特別是廣義貨幣M2的增速甚至創出了新高,這說明我們不僅沒有跟隨美歐緊縮,反而在物價可控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在適度擴張。
在銀行存款利率下降,M2高速增長,流動性依舊寬裕的情況下,為什么A股跌跌不休?其實我們看看什么股票在領跌就一目了然:新能源賽道股。為什么跌?此前漲太多了。最近對于新能源的消息都偏空,鋰礦價格繼續創新高,這會極大吞噬鋰電池產業鏈的利潤;西方國家簽署了相關限制國內鋰電池的法案,這對未來幾年鋰電池產業擴張有很大的抑制效應;有關部門稱新能源產業存在盲目過熱投資現象,這引發了市場對最近幾年漲幅巨大的新能源板塊龍頭個股落袋為安的拋售;巴菲特不斷減持比亞迪,雖然對其動機眾說不一,但肯定會引發市場跟風,從而導致新能源龍頭股壓力重重,比亞迪H股距離高點下跌已經超過30%。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對于科技賽道股的消息都偏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管理公司高管被查,涉及到中芯國際、三安光電和長電科技等半導體賽道股,這也是最近集成電路半導體整體表現萎靡的一大原因。周一醫美賽道又出“幺蛾子”,市場猜測醫美行業可能面臨行業整頓,華熙生物、愛美客、朗姿股份、昊海生科、華東醫藥等紛紛大跌。把這些大跌的品種捋一遍就會發現,幾乎都是前期或者前幾年大漲的人氣品種,它們大跌對市場人氣的打擊非常大,即便有主力時不時拉權重但都無濟于事。
在這種毫無章法的大跌之下,不僅是中小投資者,即便是手擁巨資的機構投資者也難保勝利果實。最近大跌的品種很多都是機構重倉品種,其市值回撤非常厲害。數據顯示,截至9月16日,2959只股票型公募產品中2825只產品年內收益為負,占比95%,其中1061只產品年內跌幅超過20%,185只產品跌幅超過30%;截至8月底股票私募更是損失慘重,沖積資產、正圓投資、漢和資本等7家百億私募年內回撤超過20%。
不過在二級市場虧損累累的情況下,A股IPO市場卻是另一番景象,剛剛過去的8月,A股市場股權融資領域的募資金額合計達到1820.67億元,較7月的1655.36億元增長10%,也再次刷新年內紀錄。
業內有識之士近期頻頻發聲,A股市場應兼顧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均衡發展,如果二級市場缺乏賺錢效應,投資者十有九虧,極容易產生羊群效應,為市場穩定運行帶來風險。當前國民經濟運行逐步回暖,主要經濟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因此,有關部門應為市場注入信心,又到了“信心比黃金還重要”的時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