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創近期漲勢迅猛,網絡安全也備受關注,尤其是信創+網絡安全雙重概念股走勢喜人,10月27日,久其軟件(002279.SZ)和東方中科(002819.SZ)漲停,其中中國軟件(600536.SH)近60日漲幅超8成。隨著數據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重要性愈發凸顯,網絡安全保護逐步落地,行業加速發展,機構普遍預計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申港證券認為,近三年網絡安全行業增速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元。
隨著越來越多軟硬件國內企業奔赴出海,隨之而來就要面對新的互聯網安全挑戰,以及海外不同國家對于信息安全的保護條例規則約束。IDC發布的2021年勒索軟件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大約37%的企業均遭受過某種形式的勒索軟件攻擊。Sophos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企業從勒索軟件攻擊中恢復的平均成本達185萬美元,同比增長超過一倍。各類網絡攻擊事件在全球范圍內愈演愈烈,潛在威脅驅動對網絡安全防護的真實市場需求增加。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國家安全”被提升至事關“民族復興的根基”這一高度予以闡述,作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章節獨立撰寫。
《2022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與企業競爭力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約為614億元,同比增長15.4%,近三年行業總體保持增長態勢;《數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陸續發布,則進一步激發了數據安全市場需求,預計未來三年將保持15%以上的增速,到2024年,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00億元。Gartner數據顯示,中國在2020年的網絡安全支出占IT支出比例僅為1.08%,相對于全球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與全球市場比,我國網絡安全支出比例較低,市場潛力巨大。
申港證券指出,網絡安全千億級市場規模指日可待。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行業抵抗疫情沖擊市場規模增速回升,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元。
今年年來數字經濟建設提速,網絡安全作為發展基礎值得關注。自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并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而今年9月,國家網信辦發布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本次修訂目的是做好網絡安全法與相關法律的銜接協調,完善法律責任制度,保護個人、組織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浙商證券分析師田杰華9月14日發布的研報指出,時隔五年網安法即將迎來第一次修訂,擬重點提升對一些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和擴大罰則適用范圍,有望推動網安行業加速發展、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網絡安全產業鏈完善,主要包括上游基層技術、中游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下游多領域應用。其中,中游市場格局清晰,主要分為安全軟件、安全硬件和安全服務。從產業鏈下游看,我國網絡安全市場客戶所屬行業分布與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強相關。根據信通院的統計,2020年國內網絡安全市場行業細分以政府、電信和金融為主,分別達到了29%、21%和14%。
相關公司方面,據CCIA的統計,2022年上半年我國共有3256家公司開展網絡安全業務,同比減少31%。同時,近幾年網安行業CR1、CR4、CR8比例不斷提升,2021年CR8已經超過40%,反映出我國網安市場已經由競爭性變為低集中寡占型。隨著市場的進一步增長,預計未來頭部企業市場份額會繼續擴大,市場集中度將會持續提升。
東莞證券認為,短期來看,雖然網絡安全行業上半年業績有所承壓,但隨著不利影響逐漸消退,下游需求有望進一步復蘇,行業三季度業績有望迎來邊際改善。中長期來看,在新技術、新場景以及合規政策的推動之下,行業增長空間仍然可期。
相關概念股:
奇安信(688561.SH):公司擁有完備的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完善的研發、采購、生產和銷售模式,重點涵蓋了網絡安全行業多個前沿領域,包括云和大數據安全防護與管理運營中心、物聯網安全防護與管理系統、工業互聯網安全服務中心、安全服務化項目、基于“零信任”的動態可信訪問控制平臺、網絡空間測繪與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等。
深信服(300454.SZ):公司產品覆蓋全面,VPN、上網行為管理、下一代防火墻等核心安全產品均得到實力認證。
安恒信息(688023.SH):2021年公司開始打造托管式安全運營服務(MSS)業務,推進公司安全能力及服務SAAS化、云化轉型,將促進公司訂閱式收入比例持續提升。
天融信(002212.SZ):公司在UTM防火墻領域以22.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同時也位居防火墻類產品整體市場第一。根據公司官微披露,截止今年6月6日,公司防火墻已連續22年位列國內防火墻市場占有率第一,累計出貨超過30萬臺,在線運行超過15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