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3季度,受疫情因素影響而被壓抑的醫美消費需求正被釋放。受此影響,醫美概念股昨日走勢活躍,相關個股幾乎悉數上揚。截至昨日收盤,百誠醫藥暴漲19.99%,貝泰妮大漲近15%,哈三聯、創新醫療、特一藥業等漲停,太極集團漲8.46%,愛美客、昊海生科、華熙生物、華東醫藥等漲幅均在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兩大醫美龍頭公司華東醫藥、愛美客披露三季報顯示,二者營收均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水平。10月25日,愛美客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89億元,同比增長45.5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2億元,同比增長39.96%。同日,華東醫藥披露2022年三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8.6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9.0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今年前三季度,華東醫藥醫美板塊整體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3.7億元(剔除內部抵消因素),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按可比口徑(剔除華東寧波)同比增長113.7%。
據悉,愛美客目前共有7款產品已拿證上市,分別為逸美、寶尼達、愛芙萊、嗨體、逸美1+1、緊戀、濡白天使。華創證券表示,三季度疫情管控措施逐步優化,線下消費場景恢復帶來需求回暖。嗨體頸紋針已在細分市場中占領消費者心智,預計其他品類將進一步在終端渠道放量,拉動嗨體類產品繼續增長;同時今年公司銷售團隊有所擴充可更好助力濡白天使新品在終端渠道輻射。預計嗨體+濡白天使在深耕已有機構合作+覆蓋更多終端渠道背景下有望驅動Q4業績增長。監管趨嚴背景下,水貨假貨加速出清,亦將進一步推動公司具有競爭力的行貨正品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就華東醫藥國內市場,截至目前,公司僅有“少女針”伊妍仕這一款醫美產品已獲批上市,后者于2021年8月底在中國正式開售。據華東醫藥提供的數據,截至2022年9月底,其“少女針”共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結合半年報披露數據,彼時,華東醫藥稱,“少女針”在國內共銷售了2.71億元。據此計算,2022年Q3單季度,“少女針”在國內的銷售額為1.69億元。第三季度,華東醫藥持續深化在高端醫美方面的布局,目前公司有11款醫美產品在開展國內注冊相關工作及臨床試驗。
從行業方面來看,盡管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龐大,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醫美市場的滲透率仍然較低。2020年我國每千人療程量僅20.8次,是巴西的一半,韓國的四分之一。其中我國低線城市的醫美滲透率顯著低于高線城市。機構指出,醫美本質上屬于消費性醫療,兼具醫療和美容消費的優點,且不受醫保控費、集采等政策的擾動,故投資者更愿意給予醫美行業更高的估值溢價。在消費升級、人口結構變化、醫療技術逐步成熟等多重因素的共振下,中國醫美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從行業滲透率來看,據Frost & Sullivan統計顯示,2009-2019年我國醫美滲透率不斷提升,從0.1%提升至3.6%,但仍較世界主要國家有較大差距。對比美國、韓國和日本,他們的滲透率分別在16.6%、20.5%和11%。中國的滲透率應該還有五倍以上的提升空間。
從城市分布看,東吳證券表示,我國醫美消費在各線城市滲透率相差較大,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由于頭部醫療機構、醫生集聚,且醫美消費水平及接受度更高,醫美消費滲透率甚至接近韓國、美國等發達地區水平。而在低線城市滲透率相對較低,三線及以下城市滲透率低于平均水平,未來隨著低線城市醫美機構的規范及消費者認知的成熟,滲透率有望逐步提升,推動醫美消費規模的擴大。
中銀國際表示,前期618大促造成的需求透支逐步改善,疊加全國大部分地區氣候轉入秋季,換季敏感和干燥等皮膚問題帶動下游需求的恢復,9月頭部品牌GMV環比改善明顯。看好雙十一活動及需求端恢復后化妝品消費復蘇。當前形勢下,頭部品牌商經營韌性突出,有望在疫情風險及監管強化下高效增長。
相關概念股:
朗姿股份(002612.SZ):公司目前在運營的有“米蘭柏羽”、 “晶膚醫美”和“高一生”三大國內醫美品牌,截至上半年,已擁有29家醫療美容機構,其中綜合性醫院5家、門診部或診所24家。
華東醫藥(000963.SZ):公司醫美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伊妍士少女針Q3按實際需求量符合預期。
愛美客(300896.SZ):民生證券給予公司推薦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醫美龍頭優勢凸顯,收入端呈現持續高增長;2)盈利能力穩中有升,銷售費用管控較強、研發投入加大;3)產品矩陣式布局,持續接棒放量拉動公司高增長。
貝泰妮(300957.SZ):公司薇諾娜PRO特護精華上新,多品牌構建多維增長曲線;雙十一預售表現亮眼,國產護膚品牌多渠道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