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老“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將借殼上市的消息甚囂塵上。
3月,西鳳酒的第二大股東發生變化的“信號”,更是讓外界產生西鳳酒即將上市的遐想。隨后又傳出其即將借殼上市的消息,被借殼的企業名單中有西安飲食、曲江文旅、西安旅游、陜西金葉等,但直至目前,傳言并未成真。
除西鳳酒外,喊出上市目標的白酒企業不勝枚舉。能叫出名號的就有劍南春、郎酒、國臺酒業、習酒等。但如西鳳酒這般多次沖刺IPO都鎩羽而歸的不是少數,近年來酒企的上市之旅仿佛成為了西西弗斯推動的那塊“巨石”,一時間到達不了山巔。
在感慨白酒企業上市之路曲折坎坷的同時,不禁讓人發問:白酒企業為什么紛紛將上市作為目標?而普遍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白酒企業,卻又為何仍難以上市?
老名酒“西鳳”的坎坷上市路
以首次參評就評上“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為例,其上市之路頗為坎坷:
公司1999年成立之初,就曾喊出上市的口號,直至2009年,西鳳酒才迎來首次IPO。2012年,其被爆出財務業績造假,當年業績巨虧,不滿足連續三年盈利條件,于是被迫中斷IPO計劃,這是第一次失敗。
2016年,西鳳酒再次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卻因貪腐問題導致再次上市失敗。
2018年,西鳳酒再次更新招股書,年底又被曝出“兩項塑化劑超標近三倍”,再次折戟。
2019年,就在證監會第二天就要審核西鳳酒的上市首發事宜時,西鳳酒卻突然申請撤回IPO申報材料,經歷第四次失敗。
20年間沖擊四次上市的西鳳酒幾乎每次都是功敗垂成。
在今年3月,西鳳酒官網披露的最新股東名冊顯示,持有公司15%股份的第二大股東發生變更其司第二大股東已由陜西地電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變更為長安匯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變更前后持股比例均為15%。
公司前5大股東中,陜西西鳳酒廠集團有限公司、盈信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兆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珠海市富海天航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均保持不變。
據媒體報道,就本次股東變更,西鳳酒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述股東序列變動系陜西省國資委旗下國有股權無償劃轉所致。
事實上,屢戰屢敗、卻也屢敗屢戰的西鳳酒,上市得到了當地政府的相當支持。今年6月10日,2022年度陜西省上市后備企業名單發布會在西安召開,會議發布了2022年度360家省級上市后備企業名單,企業分層為A檔60家、B檔120家、C檔180家。西鳳酒位列B檔,該檔企業以3家交易所聯合推薦、已經與券商簽約企業為主,這被外界解讀為西鳳酒即將上市的信號。
家家有本“難上市的經”
回望我國白酒企業上市的歷史,令人感慨過去的“黃金時代”很難再被復刻的同時,在當下也更加明晰白酒企業實現上市的“驚險一躍”并不輕松。
打響中國白酒企業上市“第一槍”的是山西汾酒。1994年1月6日,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首開我國白酒企業進人資本市場的先河。同年5月,瀘州老窖上市,登陸深交所。1998年,五糧液上市;2001年,貴州茅臺上市,此后成長為如今的“A股之王”。2016年,來自西北的第19家白酒企業金徽酒上市,形成了持續至今的白酒板塊格局。
一般來說,企業上市對其自身而言有三層意義。首先,企業上市后,在證券市場可以運用各種融資工具募資,擴大生產。其次,企業上市后通常伴隨著一場“造富狂歡”,既為進入企業的各類資本提供一個退出方式,也為企業增值擴張提供了條件,君不見農夫山泉上市成就新晉中國首富鐘睒睒?
最后,企業成功上市將放大品牌效應,成為公眾公司,例如貴州茅臺既是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A股的“股王”和行業風向標。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大多數頭部酒企均為地方國資實際控制的,管理層僅持有少量、甚至不持有股份。因此上述第二點,為白酒企業的前期投資人和管理層提供退出機制并不普遍適用,只有少數如郎酒、劍南春等經由國企改制后才由實控人及其家族實現控股。
酒企上市難從與貴州茅臺“同宗同源”的習酒可見一斑。早在2012年,茅臺集團方面就曾提出,習酒將在2013年2月登陸H股。2017年后,茅臺集團、習酒又數次提出將在2019年或2020年完成上市目標。
但在2019年,習酒的上市計劃被叫停,茅臺集團總經理助理、時任習酒公司董事長鐘方達公開表示,“由于證監會的相關規定,涉及到同業競爭,同一集團不能有兩家上市公司,習酒上市計劃終止。”
位于赤水河中上游的金沙酒業也是沖擊上市醬酒企業中的一員。根據其規劃,金沙酒業計劃2024年實現主板上市,實現千億市值。并于2021年7月,引入高瓴方面戰投,高瓴方面合計持有金沙酒業25.791%的股權,成為金沙酒業第二大股東。但據媒體報道,目前高瓴資本已退出金沙酒業,其上市之旅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搶灘”上市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盡管對于當下的酒企來說,長路漫漫,上市之旅須經“九九八十一難”,也要迎難而上。這與當下的白酒行業格局變化有很大關聯:白酒企業紛紛“搶灘”上市搶的也是未來躋身頭部酒企行列的一張“入場券”。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為965家,較上年減少75家;白酒產量715.63萬千升,同比下降0.59%;實現營業收入6033.48億元,同比增長18.69%;實現利潤總額1701.94億元,同比增長32.95%,行業繼續呈現“量降價升”的趨勢。
若以19家上市酒企2021年的成績來看,共錄得總營收超3000億元,其中超過百億營收的有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順鑫農業(牛欄山)和古井貢酒。上述七家合計錄得營收超過2600億元,但貴州茅臺一家就超過千億營收,錄得1061.90億元,約占19家白酒上市公司總營收的三分之一,行業集中度仍然很高。
勝馬財經傾向于認為,未來白酒行業集中度還將進一步提升。貴州茅臺們在行業內的規模優勢將會愈發明顯,已經占據相當市場份額的名酒企業有望進一步擴大優勢。
擴大優勢說起來容易,首要的就是有充足的產能。今年以來,據勝馬財經不完全統計,已有多家白酒上市企業宣布擴產計劃:
1月27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擬投資 41.1 億元實施“十四五”醬香酒習水同民壩一期建設項目,所需資金由公司自籌解決,項目建成后可形成系列酒制酒產能約1.2萬噸、制曲產能約2.94萬噸、貯酒能力約3.6萬噸的產能。
1月29日,五糧液宣布將投資約27.5億元用于對制曲車間進行擴能改造,將在“十四五”期間增加原酒產能。另外,在去年12月28日,五糧液宣布了對527車間進行擴能技術改造的決定。
2月18日,今世緣發布公告稱,將投資90.8億元用于擴產,,所需資金由今世緣自有資金并結合其他融資方式自籌解決。預計項目完成后將新增優質濃香型原酒年產能1.8萬噸、優質清雅醬香型原酒年產能2萬噸、半敞開式酒庫儲量8萬噸、陶壇庫儲量21萬噸;制曲生產能力將達到10.2萬噸/年。
3月16日,山西汾酒發布公告稱,擬投資91.02億元建設實施汾酒2030技改原酒產儲能擴建項目(一期)。該項目建成后,山西汾酒預計將新增年產原酒5.1萬噸,新增原酒儲能13.44萬噸。
除上述的上市公司外,非上市公司的酒企也不甘落于人后,參與進這場“軍備競賽”。
去年底12月29日,金沙酒業與金沙縣人民政府就“3萬噸醬香型白酒擴建項目投資合作”進行了簽約。金沙酒業董事長張道紅表示,該項目將于今年2月正式動工,并預計在“十四五”末,金沙酒業將實現5萬噸基酒產能和20萬噸儲能,產能規模將邁入行業前五。同為非上市企業的珍酒和安酒也有相應的擴產動作。
前述部分寫到,上市公司的優勢之一在于能夠在資本市場運用各種融資工具募資,以擴大生產。事實上,非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明顯會高于上市公司。
而對于西鳳酒這般頭部非上市酒企來說,確實存在擴充產能的迫切需要。登陸資本市場則可以為企業降低相應的融資成本,實施擴張計劃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因此可以將“搶灘”上市視為搶未來仍能立足于行業前列的“入場券”。
據媒體報道,西鳳酒已經儲備了4000畝土地,分兩期建設10萬噸基酒生產車間,50萬噸的基酒儲存罐群,20萬噸的成品酒生產車間及勾調中心、動力中心,將在“十四五”期間內建成。
可惜的是,目前監管方并不站在西鳳酒這一邊。2020年6月,深交所發布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相關業務規則及配套安排,提出"原則上"不支持12類行業的公司在創業板上市,"負面清單"中包含白酒行業。
2021年8月,白酒行業監管風向再次趨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白酒市場秩序監管座談會,重點討論內容包含部分香型白酒發展過熱、資本涌入白酒行業造成過度競爭和風險加大、部分白酒品牌提價漲價過于頻繁等問題。
但白酒圈子里永遠不缺乏想象力,資本+白酒的故事總有人買賬。就在近期,“IPO老大難”之一的習酒上市事宜有了一系列新變化。
公開信息顯示,茅臺集團財務公司已于6月10日完成工商股權變更,原持股5%的習酒已經退出,變更后公司股東變為茅臺集團、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和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40%、51%和9%。
習酒換帥等動作被外界解讀為其上市已是“板上釘釘”事情。7月11日,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公司升級為貴州習酒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變更為張德芹,前任董事長鐘方達離任。
次日,茅臺集團發布公告稱,擬將所持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82%股權無償劃轉貴州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有,由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
如若習酒實現上市的夙愿,無疑會為其他渴望上市的“難兄難弟”們打上一針“強心劑”。以西鳳酒為例,在2022年已經喊出“沖刺百億”的口號,力爭要在年內實現百億營收目標。
目前來看,實現目標的難度不大,因為近年來,西鳳酒對旗下產品的提價動作不斷。今年6月,其再度對旗下全線產品的出廠價進行了提價,“提價增收”的手段運用得堪稱熟練。
但就長遠來看,擁有足夠產能和提升品牌力,才是名酒能經久不衰的關鍵。往日一起評上“四大名酒”的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如今已然是一方巨擎,上市或許是西鳳酒等名酒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