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8月13日訊(編輯 宋子喬)隨著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爆火,二級市場對機器人板塊的挖掘已經從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擴展到柔性電路板FPC。與此同時,形態各異的其他各種機器人早已默默活躍在B端場景。
如今,國內政策正提倡加大機器人在B端的應用,該類機器人由此被推向臺前。
昨日(8月12日),科技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在制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等重點行業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
(資料圖片)
其中提到了機器人的多個B端應用場景,包括:制造領域的工業大腦、機器人協助制造、機器視覺工業檢測;物流領域的機器人分流分揀、物料搬運;醫療領域的醫用機器人;生態環保領域的環境智能監測、無人機器自主巡檢。
在這些領域,相關產品已經遍地開花。
▍智能巡檢機器人
智能巡檢機器人主要用于替代人工巡檢,對生產設備進行實時監測,在應對巡檢、礦難、火災、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有著突出的性能表現。
馬斯克旗下的衛星公司Space X在星艦原型SN10爆炸后,雇了波士頓動力的機器狗勘察火箭爆炸現場(見下圖),他家的機器狗還被美國部分州雇來參與執法活動,包括破門、排爆等。
隨著智能電網的逐漸推進,我國電網工程投資規模高速增長,然而人工巡檢普遍存在效率低、勞動量大、人數不足和環境惡劣等特點,通過智能機器人對輸電線路、變電站/換流站、配電站(所)及電纜通道實現全面的無人化運維已經成為我國智能電網的發展趨勢。新能源領域的巡檢機器人已經紛紛上崗。
施羅德的光伏新能源巡檢機器人
三峽能源大豐海上風電場海上升壓站的智能巡檢機器人
▍流水線機器“打工人”
科技部的文件提到,要在制造領域優先探索工業大腦、機器人協助制造、機器視覺工業檢測、設備互聯管理等智能場景。其實,在汽車、鋰電池等制造環節的機器替人現象已經見怪不怪,前中后道均能看見機器人的身影。
機器人激光切割
機器人焊接
噴漆機器人
電芯段卷繞車間的機器人
機器人正在進行鋰電池生產環節的信息采集
▍物流機器人
物流機器人包括AGV搬運機器人、堆垛機、穿梭車等,亞馬遜可謂物流機器人的忠實擁躉,其物流中心部署的機器人設備總計超52萬個,已經搭建了較為完善的“機器腳夫”隊伍,今年入列的“員工”中,Proteus可以為倉庫搬運大型推車,Cardinal膂力驚人,可以舉起重達50磅(近23公斤)的包裹。
亞馬遜的AGV搬運機器人Proteus
wepall的碼垛機器人,主要應用于紙箱,塑箱,袋子等物料的碼垛和搬運
“X倉儲大腦”幫助京東無人倉實現機器人有序運轉
▍醫療機器人
醫療機器人的種類也相當繁多。據國家衛健委6月份公示的一份醫療領域機器人應用優秀場景名單,國內多個三甲醫院引入了輔助診斷機器人、康復機器人、配送轉運機器人、清洗消毒機器人等,這些“賽博護士”有的可輔助醫生望聞問切,有的可負責送藥跑腿、病房殺毒。
先進研究院的“HEROS自然腔道內鏡診療機器人”
機器人輔助支氣管鏡遠端診療操作手術現場
新松機器人的行走輔助機器人
貴州省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南明分院 物流機器人配送藥品
另外,由于不懼被傳染、可24小時在線運營等特點,已有機器人投身抗疫。
醫院護士用小胖機器人往隔離病房送藥
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方艙醫院工作的達闥機器人
▍其他
國內,部分機器人還成了有“編制”的“公務員”。近日威海市海岸警察使用水上救生機器人“海豚1號”(見下圖)成功救助一名15歲的海上遇險男孩。該救生機器人其實是一款遠程遙控操作的智能化救援設備,主要功能有快速救生、物資運輸和繩索牽引等,可應用于河流、湖泊、水庫、泳池、海灘、船艇等場景。
已有智慧警用機器人亮相浙江杭州街頭,既負責街區巡邏,也可讓游人通過胸前的智慧屏觀看反詐宣傳視頻。
民警與智慧警用機器人在街區巡邏
國內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日臻成熟,正在向智能化、重載、高精度、網絡化等方向發展,未來還將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結合,具備圖像識別、語言識別、自主學習等能力,能夠配合人類甚至獨立完成更多生產工作,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短缺、應用場景逐步拓寬,B端的機器人密度仍有上升空間。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報告,2020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密度為247臺/萬人,按照工信部“十四五”規劃預測,假設2025年工業機器人密度達500臺/萬人,若國內人口基數不變,則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有望翻倍。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A股多家上市公司已研發了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