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金丹科技(300829.SZ)的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這主要得益于該公司對上游成本的控制。隨著乳酸產品銷售價格的提升,該公司的業績有望繼續增高。
(資料圖)
上半年扣非凈利潤增四成
8月16日晚間,金丹科技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收8.07億元,同比增長22.5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8814.14萬元和8825.4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5.34%和42.23%。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金丹科技的解釋是,該公司通過調整產品銷售結構、推進內部管理優化、持續進行技術研發、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等措施,提升運營效率,實現銷量、凈利潤提升。
年報顯示,金丹科技是以研發、生產、銷售乳酸及其系列產品為主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致力于研究開發乳酸及其衍生產品高效、節能、環保的生產技術與制備工藝并進行產業化,經過多年的探索創新和沉淀積累,目前該公司產品已銷往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統計,金丹科技目前系行業領先的乳酸及其衍生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企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2021年,金丹科技有76.19%的收入來自食品制造,12.83%的收入來自農副食品加工業,10.98%的收入來自其他收入。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59.73%的收入來自乳酸,有16.46%的收入來自乳酸鹽,12.83%的收入來自副產品,10.98%的收入來自其他。此外,2021年,該公司有67.3%的收入來自國內,32.7%的收入來自國外。
成本控制見效 業績提升
近六成的收入來自乳酸,當前國內生產乳酸所使用的發酵底物主要為從玉米等農作物中提取的淀粉糖,因此,以玉米為主的農作物種植業是乳酸產業鏈的上游行業。
根據USDA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0-2021年度,全球玉米產量超過11億噸。其中,美國以358,447千噸玉米產量全球第一,占比接近32%;其次為中國,以260,670千噸玉米產量排名第二,占比超過23%;第三名巴西,產量占比接近8%;2020-2021年度全球玉米進口量為超過1.8億噸。其中,中國以29,512 千噸排名第一,占總進口量的16.07%;2020-2021年度,全球玉米消費量國別分布中,美國以306,542千噸消費量排名第一;其次為中國,消費量為285,000千噸;2020-2021年度,全球玉米結存量接近3億噸。其中,中國玉米結存量超過2億噸,占比超過70%;其次為美國,結存量占比超過10%。
2020-2021年,受國內飼料及醫用酒精需求增加的影響,玉米進口數量增至1,130萬噸和2,835萬噸,但與國內產量相比仍然較小。
根據《華經情報網》并結合IHSMarkit的全球乳酸下游分布行業來看,全球乳酸需求占主導地位的依然是食品行業,但乳酸在傳統應用領域食品飲料行業、化工行業、醫藥和個人護理行業需求增長緩慢,年增長率1.2%左右;乳酸應用排名第二的下游行業為PLA,從全球市場來看,應用于PLA的乳酸占比較中國市場多,約38%,預計到2023年,聚乳酸在乳酸市場中的消費占比將提高到約44%,超過食品添加劑領域,成為乳酸的第一大下游市場;因此未來只有聚乳酸才能夠完全消耗乳酸的增量。
此外,聚乳酸因其能夠替代部分傳統塑料,聚乳酸應用領域較多,決定了其未來發展空間較大,目前聚乳酸已廣泛應用于吸管、餐具、膜袋類包裝材料、纖維、織物、3D打印材料等產品和領域,在醫療輔助器材、汽車配件、農林環保等領域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2021年,全球生物塑料生產能力有241.7萬噸,其中49.9%都分布在亞洲區域,24.1%分布在歐洲區域,16.5%分布在北美區域,9.1%分布在南美區域,大洋洲僅澳大利亞有生物塑料生產能力,僅占全球生物產能0.4%。
目前全球生物塑料產能主要分布在包裝行業,有硬質包裝塑料產品及軟質包裝塑料產品。2021年,全球包裝行業生物塑料產能有115.7萬噸,占全球生物塑料產能48%左右。
隨著全球各國環保意識逐年增強,市場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越強。2021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年產能為155.30萬噸,同比增加26.57%,占全球生物塑料產能64.25%;全球不可降解生物塑料產能為86.40萬噸,同比下降2.26%,僅占全球生物塑料產能的35.75%,與2017年產能占比減少了21個百分點。
2021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年產能為155.30萬噸,占全球生物塑料產能64.25%,其中淀粉生物塑料產能占比16.4%,市面上主要生物降解塑料產品PBAT、PBS、PLA及PHA年產能之和占比43.4%。全球不可降解生物塑料產品,如PET、PE、PA、PP、PTT,年產能減少,2021年主要5種不可降解生物塑料產品產能占全球生物塑料產能比例僅有34.8%。未來全球生物塑料市場對可降解生物塑料需求會越高,相關產品產能會進一步上升,不可降解生物塑料產能占比會進一步縮小。
不論從上游原料供應情況還是從下游的需求看,乳酸的發展前景并不存在太多不確定性。2020年4月,金丹科技登陸創業板。從2018年至2021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82億元、1.11億元、1.06億元和1.1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11.5%、35.04%、-4.52%和4.15%。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金丹科技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331萬元、4143萬元和5248萬元,同期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79%、4.03%和3.65%。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玉米為金丹科技成本占比較高的主要原材料,其價格趨穩將緩解公司原料成本持續上漲的壓力。同時該公司通過設立子公司將將產業鏈延伸至上游玉米種植行業,通過統一管理與規模經營種植高淀粉含量玉米,有望進一步加強低成本玉米原料供應能力。一季度公司乳酸產品較去年同期銷售價格提升,原料成本壓力得以轉移,帶來毛利水平同比、環比均有較大程度提升,該公司盈利質量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