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魚終于賺錢了!
(資料圖)
01
盈利了
行業老大和老二廝殺,熊貓直播先淘汰出局。
經歷千播大戰后,斗魚在一片紅海中殺了出來,并且迎來了賺錢時刻。
今年二季度,斗魚最欣慰的是實現了扭虧為盈。
據顯示,斗魚在2022年半年報中,總營收為18.33億元。
其中,直播收入17.68億元,廣告收入6490萬元。
毛利潤為3.09億元,對應毛利率是16.9%。
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錄得凈利潤2350萬元;移動端季度平均MAU為5570萬,付費用戶數為660萬。
在8月17日和18日,斗魚受到盈利激勵,美股有小幅度上漲。
從財報上,我們不難看出,斗魚在退出版權之爭后,正逐步回血,走向盈利。
這意味著,斗魚邁過了盈利大關,模式得到了市場的初步認證。
實際上,如今的花好月圓,并不能解除危機警報。
02
憑什么賺錢?
斗魚這次盈利的底層鑰匙藏在了“降本增效”這四個字里。
簡單點說就是,少花錢,多賺錢。
少花錢方面,斗魚采用“選擇性采買賽事版權”的方法。
要知道,頭部電競賽事經由平臺爭搶后,價格高得離譜。
一場賽事的版權費就去到“8億”、甚至是“20億”。
賽事版權是斗魚維持月活和增加用戶的關鍵,完全停了,是絕對行不通的。
所以,只能是選擇性地購買版權,將有限預算發揮最大的利潤價值。
這個做法,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成本大幅度縮減。
2022年上半年,營收成本為15.24億元,減少了5.06億元,同比降幅24.9%。
其中,內容成本從去年同期的18.07億元,減少至13.15億元,同比降幅為27.2%;
營銷成本也大幅下降,從去年同期的2.95億元,下降至1.68億元,同比降幅高達43.2%,幾乎砍半。
省錢的同時,還要想方設法多賺錢。
既然買賽事版權貴,那么就自己制作,提高賽事策劃能力。
斗魚在過去半年來,推出了近95場自制賽事。
其中,斗魚《王者榮耀大師賽S5》再次成為官方合作賽事,不論是參賽戰隊、賽程規則都不輸官方版權賽事。
斗魚舉辦的《2022青年精英賽》也在二季度落下帷幕。
據統計,該賽事共計有103所高校參賽,吸引超過1.8萬高校學子報名,組成近3000支戰隊報名參加了此次賽事。
從結果來看,關鍵性指標均有所上漲。
上半年,斗魚付費用戶為660萬,較上季度增長20萬,也保持著健康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斗魚在上季度推出的“鉆粉會員”服務也一直保持健康增長。
為了增收,斗魚還深化了“游戲+”模式,豐富各類游戲社群玩法。
此處可以理解成,平臺創作更多機會,讓大家消費。
03
危機警報
降本增效、自制賽事、深化“游戲+”是斗魚實現扭虧為盈的密碼。
本次盈利也宣告著斗魚從野蠻擴張,走向精細化運作。
實際上,更大的危機還在前方,仍需斗魚克服。
不論是宏觀互聯網發展,還是行業競爭,亦或者是商業模式,斗魚都受到很大挑戰。
消費互聯網已經由增量開拓,走向存量爭奪,這一信號在2017年就已初顯。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移動普及率達到了每百人101.97部。
2017年,我國移動手機已經實現了人均超過1臺了。
智能機越造越強大,換機頻率為兩年,各大手機品牌在換機領域都卷成麻花了。
各類消費娛樂APP進入存量市場相對滯后一些。
但大致上都經歷了兩個階段。
一是燒錢搶市場階段,整個過程是極為殘酷的養蠱環節。
大家“赤身肉搏”,賽出幸存者。
二是優化盈利階段,幸存者在占領市場后,尋找盈利機會。
區分階段有兩大標志,一是融資,二是高薪。
2016年,國內已成千播大戰的趨勢,風光時期,一年內全國有31家網絡直播公司完成36起融資,涉及總金額達108.32億元。
因此不少人將16年視為“網絡直播元年”。
前幾年,各大游戲平臺高薪挖人,一個主播動不動就上千萬的加入費。
譬如,B站以5000萬,將馮莫提從斗魚挖人。
但在過去兩年間,隨資本退燒和市場淘汰,最后留名的,只有陌陌、花椒、映客,斗魚、虎牙等,淘汰率超過90%。
王思聰帶領的熊貓直播,也在倒在了第一階段。
進入存量市場,意味著用戶規模放緩。
2021年2季度,斗魚的MAU(月活)是6070萬,虎牙的MAU是7760萬。
乍一看都是在增長,但對比起過往,增長已經是微不足道了。
(圖源:資本偵探)
行業老大和老二,雖還活著,也落得遍體鱗傷,兩家若還競爭最終只會將版權費和主播費推高,根本不利于平臺走向良性發展。
這個時候,騰訊老大出來調和了,打算收購兩個平臺,并入騰訊系。
你們兩家別爭了,來做我的游戲運營商,正好彌補自家不爭氣的游戲直播。
在國內的反壟斷大勢下,這場合并被叫停。
因為兩家直播平臺的市場份額超過70%,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合并不成,意味著兩個巨頭必然走向無休止的競爭。
巨頭打架的同時,后起之秀也在發力游戲直播,譬如B戰、等平臺。
此外,騰訊互娛成立企業電競中心,中心將全面負責企鵝電競的產品研發和運營推廣工作。
很明顯,騰訊系有游戲版權,發力游戲運營具備天然優勢。
養蠱2.0,正在上演!
04
結語
游戲直播平臺的運營模式,本質上還是內容驅動。
平臺只有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質內容,才能保持月活和留存用戶。
這種模式和愛優騰等長視頻相似。
尷尬的是,斗魚等游戲直播平臺困于游戲版權,即便現在想開發游戲,也受到版權限制發放影響。
其實,游戲開發企業出海,就已經給游戲直播平臺指明了新出路。
與其困于存量內卷,還不如出海搶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