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8月22日訊(編輯 宋子喬)隨著硅料龍頭通威股份積極擴產并大舉進軍組件環節,行業競爭趨于白熱化。
(資料圖片)
同樣的,隆基綠能、晶科、晶澳、天合光能等頭部光伏玩家也在發力產業鏈一體化,目前已逐步參與硅片、電池片、組件、光伏電站全產業鏈環節。
截至2022年8月,據中航證券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宣布擴產硅料產能222.7萬噸、硅片產能368GW、電池片產能 270.2GW、組件產能226.8GW。其中不乏新進入光伏行業的新玩家,包括沐邦高科、金剛玻璃等跨界廠商。
對此中航證券表示,頭部廠商積極布局光伏全產業鏈一體化+新進入者積極擴大產能,將進一步提高光伏行業景氣度,直接帶動光伏“金鏟子股”——光伏設備公司的未來發展。
如硅片環節擴產,將會帶動單晶硅生長爐、多線切割設備、熱場設備行業的蓬勃發展;電池片環節的積極擴產,將會帶動硼擴散爐、激光SE設備、PECVD/LPCVD設備;組件環節的持續發展,將利好串焊機設備。
其中,高純晶硅料持續擴產,重點關注硅料環節設備廠商:雙良節能;硅片環節重點關注單晶硅生長爐、多線切割設備相關廠商:晶盛機電、天通股份、連城數控、宇晶股份、高測股份;電池片環節重點關注PECVD/LPCVD、絲網印刷設備廠商:捷佳偉創、邁為股份、金辰股份;組件環節重點關注串焊機設備龍頭廠商:奧特維。
該機構進一步表示,光伏原材料價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看好電池片、組件設備龍頭。
另一方面,現有廠商/新進入廠商紛紛布局TOPCon、HJT等新技術路線,相應的資本開支上行趨勢明顯,從TOPCon電池的擴產情況來看:
現有廠商中,據索比光伏網微信號顯示,英利能源舉行年產5GW高效N型太陽能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該產業園項目坐落于保定市滿城經濟開發區,總投資約25億元;通威股份8月17日發布半年報,公司的8.5GW TOPCon產線預計于年底投產。
新進入廠商中,8月17日皇氏集團發布公告,公司與安徽省阜陽經濟開發區擬簽訂包括參與投資建設年產20GW 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在內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日,沐邦高科發布公告,公司與鄂城區人民政府簽訂相關協議,擬在鄂城區建設10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項目投資規模預計48億元人民幣。
廣發證券表示,光伏設備的選股邏輯遵循總量和增量邏輯,前者是指單GW價值量,后者是技術迭代的新增量彈性。
總量邏輯下主要受益的標的包括捷佳偉創、邁為股份、晶盛機電等,其中晶盛機電作為單晶爐龍頭,受益于硅片行業擴產,且有望打開碳化硅第二增長曲線。
增量邏輯下受益標的中:捷佳偉創實現PERC+/TOPCon/HJT設備全覆蓋,已具備HJT整線能力,另據捷佳偉創公眾號的推送,其自主研發的PE-Poly路線TOPCon裝備8月和7月連續中標太陽能頭部企業TOPCon電池裝備項目;
邁為股份在HJT設備方面領先明顯,21年實現設備出口,4月新中標印度4.8GW訂單;
TOPCon預計將以新建產線為主,多數廠商將會新配置相應的組件產線。奧特維起家于組件設備,新進入硅片設備、電池片設備以及半導體設備領域,有望成為平臺型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PERC、HJT、TOPCon,亦或是IBC、鈣鈦礦電池路線,全部離不開激光工藝,激光設備也由此一躍成為多個路線的核心設備。帝爾激光轉印技術持續突破,有望貢獻可觀增量收入;海目星作為鋰電激光設備翹楚,新切入光伏激光設備領域,已經獲得一定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