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品 | 異觀財經
作 者 | 鬼神前鬼
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冷友斌的飛鶴還有想象力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19年11月13日,飛鶴在港交所掛牌交易,一度是投資者的寵兒,其股價在2021年初曾飆升至25.7港元,是7.5港元發行價的3.4倍之多,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一度趕超蒙牛。
然而,好景不長,2021年中起,飛鶴股價持續下跌,截至異觀財經發稿前,飛鶴的股價為6.410港元,較發行價下跌15%,總市值570億港元,較2000億港元最高總市值,如今已縮水72%。
飛鶴似乎越來越不受投資者“待見”了,這與飛鶴自身業績不佳有關以外,還與投資者看不到飛鶴未來的成長性有關。
當下,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業績承壓。
近日,飛鶴(6186.hk)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財務業績報告。從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的飛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降,尤其是凈利潤,今年上半年暴跌40%。
數據顯示,飛鶴2022年上半年收入96.73億元,同比下滑16.2%。凈利潤方面,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飛鶴期內溢利22.72億元,同比減少39.7%。
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原因大致有三:1、與新出生人口減少導致嬰幼兒配方奶粉需求減少有關;2、與今年實施的“新鮮”戰略有較大關系,清倉舊貨導致新貨銷售放緩;3、營銷和研發方面的投入加大,壓縮利潤空間。
這里重點說下飛鶴今年實施“新鮮”戰略。所謂的“新鮮”戰略是指公司為了保證產品新鮮程度控制中間商拿貨,清理生產日期較早的產品。
企業的初衷不錯,但庫存周期延長,從某種程度上凸顯企業產品市場銷售不及預期。
一般從企業盈利角度來說,毛利率越高就說明企業的利潤越大,從市場營銷角度看則說明企業的產品有著非常好的競爭力。但飛鶴的毛利率雖然保持高位,但卻呈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與上年同期73.3%的毛利率相比,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下降至67.6%。
飛鶴表示,毛利率降低主要是因為經典星飛帆產品收入下降。
未來,喪失成長性的飛鶴正在失去想象力
飛鶴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幼兒配方奶粉產品銷售收入、其他乳制品收入和營養補充品收入。一直以來,飛鶴的收入主要來源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銷售收入,該部分收入為飛鶴貢獻了近95%的收入,而新出生人口減少導致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萎縮,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銷售面臨天花板,目前看來,重點依賴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銷售收入的飛鶴已失去成長性。
飛鶴是一家營銷為主導的公司,其促銷方式多種多樣,請大牌明星代言、送贈品、人員入駐超市、舉辦線下推廣會等。
2021年,飛鶴拿出了營收的三成用于營銷,年報數據顯示,飛鶴2021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67.29億元,同比增加約15億元。今年上半年,飛鶴的31.42億元,同比減少5.8%。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飛鶴共舉辦50萬場面對面研討會,其中超過44000場線上面對面研討會,及454000場線下面對面研討會,拓展新客戶人數超114萬人,而飛鶴去年上半年獲取新客戶超80萬人。
新客戶同比增加42.5%,營銷卻減少16.2%。客戶增長了,營收不增反降,這說明新獲客戶的轉化率在降低,新出生人口的減少,直接導致市場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需求在減少,無疑,飛鶴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已失去了成長性。
當前,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競爭,已從增量變存量,國內外奶粉品牌的競爭會更加激烈,飛鶴經過多年的發展,始終難以真正打入一二線市場。飛鶴在下沉市場的基本盤已成型,未來面對其他乳企競爭保持現有的市場份額,都變得有難度。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量為2.64億,已占到總人口的18.7%,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成人奶粉市場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飛鶴也瞄準了成人粉市場,將包括成人奶粉、液態奶、米粉輔食產品及其他相關產品在內的其他乳制品收入被是視為飛鶴的第二增長曲線。但這部分無論是營收規模還是毛利率的情況,都無法與幼兒配方奶粉產品銷售收入相媲美,且該部分收入的毛利率之低,還在拉低飛鶴整體毛利率。
這部分收入短期內很難成功飛鶴的第二增長線,僅在液態奶這一類別,飛鶴都要面臨蒙牛、伊利、三元等巨頭們的競爭壓力。根據8月24日蒙牛乳業發布的2022財年中報數據顯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77.22億元,同比增長3.9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7.51億元,同比增長27.32%。
前瞻產業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羊奶粉市場規模為111億元,預計2026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00億元左右,占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的比例也將從6%提升至8%。
成人粉之外,飛鶴也布局羊奶粉市場。去年7月,飛鶴收購羊奶粉品牌和小羊妙可的全部股權;11月,飛鶴旗下原生態牧業發布公告稱,擬以1.31億元的價格收購陜西綠能生態牧業的奶山羊養殖設施、羊奶生產線,以及若干養殖場的土地使用權。
羊奶粉市場有著不錯的增長趨勢,伊利在羊奶粉市場更具先發優勢。去年,伊利斥資62.45億收購澳優乳業34.33%股權。
官方資料顯示,2021年,澳優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銷售額為33.48億元,同比增長7.8%。自2018年以來,澳優旗下的羊奶粉品牌佳貝艾特,已連續四年在中國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總進口量中占據超60%的份額。
羊奶粉市場,飛鶴與伊利的競爭難以避免,飛鶴與伊利,誰會更勝一籌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