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9月1日訊(記者 劉超鳳)又到半年度券商分倉傭金收入比拼時,作為衡量賣方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標出爐了。
上半年A股的跌宕起伏,但并沒有給券商分倉傭金收入帶來大幅變化。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分倉傭金的總收入為91.84億元,比上年同期無顯著變化。而分倉傭金總量小幅下滑,主要是因為傭金率下滑。
(資料圖)
根據wind口徑,共有31家券商進入上半年的分倉傭金“億元俱樂部”,其中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含中信山東、中信華南)、中信建投證券、長江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申萬宏源(含申萬宏源西部)、國泰君安證券、東方證券、興業證券。
這與去年上半年陣容有明顯不同,去年同期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為中信證券(不變)、長江證券(降1位)、廣發證券(降1位)、中信建投(升2位)、招商證券(不變)、興業證券(降4位)、海通證券(升1位)、申萬宏源(升1位)、中泰證券(降5位)、東方證券(升1位)。
前20排名中,表現不俗的還有天風證券,由20位提升至13位;東方財富也是首次躋身TOP20,殺進前20的還有浙商證券,均是在研究領域投入較多的券商。下滑較多的是方正證券,由14位下滑至20位。
此外,一些大舉發力研究的中小券商,比如民生證券、國金證券、德邦證券等,上半年分倉傭金收入增幅較為顯著,當然也有基數不高的因素。其中,新團隊僅組建半年的民生證券,上半年盡顯“黑馬”特色,挺入分倉傭金“億元俱樂部”,名次也從去年的第43名提升至第29名。
從券商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來看,前十上市券商中,僅有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的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同比提升,分別同增21.8%、10.1%、30.1%。券商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也是各家券商在財報中公開的數據,與分倉傭金關聯性最強,占了券商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的大頭。
中信建投分倉傭金排名第二
近年來,券商分倉傭金收入伴隨著公募基金規模擴張而水漲船高。根據wind數據,2022年上半年,176家基金管理人通過券商實現股票交易總額達到12.15萬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在記者統計的90家券商中,2022年上半年的總分倉傭金收入為91.84億元,比上年同期無顯著變化。
根據wind數據,這90家券商中,上半年分倉傭金收入超過1億的共有31家券商,占比超過三成;11家券商收入超過3億,占比超過一成。
從分倉傭金收入排名來看,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含中信山東、中信華南)、中信建投證券、長江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申萬宏源(含申萬宏源西部)、國泰君安證券、東方證券、興業證券,收入均超過3億元。
Wind數據顯示,中信證券上半年實現分倉傭金收入6.88億元,同比增幅2.94%,仍然雄踞行業第一。中信建投上半年大增15.23%,實現分倉傭金收入5.01億元,排名從上年同期的第4位升到第2位。
中信建投近年來不斷招兵買馬,包括招募馬鯤鵬擔任中信建投金融研究組組長兼銀行首席,朱玥擔任電新首席,陳果擔任研委會副主任兼首席策略等,目前研究發展部總人數突破300人。在傭金席位占比方面,中信建投證券也由2021年底的4.61%增長到5.36%。
今年上半年,長江證券與廣發證券分倉傭金均為4.83億元;招商證券3.58億元;海通證券3.52億元,四家券商的分倉傭金收入均小幅下降。前十券商中跌幅較大的興業證券,上半年實現分倉傭金收入3.08億元,同比下降15.6%。
上半年實現小幅增長的有3家券商。分別是,申萬宏源(含申萬宏源西部證券)實現分倉傭金收入3.49億元,同比增長3.61%;國泰君安實現分倉傭金收入3.32億元,增幅1.79%,東方證券實現收入3.26億元,增幅1.46%。
“黑馬”民生由43名提升至29名
在31家“億元俱樂部券商”中,同比增幅顯著的還包括民生證券、天風證券、東方財富、浙商證券、國金證券和開源證券。
今年上半年,新團隊僅組建半年的民生證券研究業務崛起,分倉傭金收入大跨步挺入“億元俱樂部”。根據wind數據,民生證券2022年上半年分倉傭金收入1.18億元,同比上年同期增加9080萬元,同比增幅達331%,在31家“億元俱樂部”成員中的增幅高達第一位,排名也從去年的第43名提升至第29名。
民生研究今年的爆發力如此之強,與其團隊搭建有莫大關系。據悉,民生證券去年官宣引入新財富白金分析師胡又文擔任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新財富最佳銷售服務團隊領頭人馮誠擔任研究院副院長、機構業務部總經理,形成“白金分析師+王牌銷售”的最強組合。
此后,民生證券研究所陸續引進能源開采首席周泰和金屬首席邱祖學兩位副院長、以及宏觀首席周君芝、策略首席牟一凌、電新首席鄧永康、電子首席方競等一大批業內優秀分析師,其未來發展備受業內關注。
據wind數據,開源證券2022年上半年實現傭金收入1.25億元,同比增幅26.35%。開源證券雖然也是中小非上市券商,但其研究在賣方中自成一派風格,相對比較靈活。
根據wind數據,國金證券2022年上半年實現分倉傭金收入1.43億元,同比增幅26.94%。國金證券近期也在發力研究業務,原中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蘇晨加盟國金證券,并擔任研究所所長;原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加盟擔任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今年2月份,蘇晨在投資策略會上就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國金研究團隊要進一步擴張,基本覆蓋主要的研究賽道。
德邦證券也是近期發力研究所的券商之一。從上半年的傭金收入來看,德邦證券實現收入787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超過七千萬。由于基數較低,德邦證券的收入增幅超過12倍。德邦證券是在2020年底正式進軍賣方研究,搭建了以任志強為所長,蘆哲、吳開達、彭廣春等宏觀策略行業首席矩陣。據了解,在2021年德邦證券研究所的收入就覆蓋了成本。
41家上市券商席位租賃收入小幅下滑
此外,券商半年報中的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也能一窺券商的研究實力。所謂“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是指其他機構投資者(比如公募基金、保險資管等)向券商租賃交易席位參與交易,券商同時會對機構投資人提供投研服務,當公募基金公司進行交易傭金分倉時,會根據券商的服務能力進行分配。因此,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占了席位租賃收入的大頭,也是考察券商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從上市券商席位租賃數據看,41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實現收入91.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億元,同比下滑1%。僅有6家上市券商的收入超過5億,比上年同期減少一家。“從行業數據來看,交易換手率持平,權益基金規模持平,傭金率下滑導致公募傭金總量小幅下滑。”滬上某券業人士告訴記者。
前十上市券商中,僅有中信建投證券、申萬宏源的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同比提升,分別同增21.8%、130.1%,分別排名第2、5名。
根據這些券商發布的半年報,中信建投今年上半年的席位租賃收入為6.5億元,同比增長0.9億元,位列行業第二名。中金公司席位租賃收入為5.9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申萬宏源的漲幅是最為明顯的,在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中增幅第一。申萬宏源今年上半年的席位租賃收入為5.3億元,從去年同期的第11名提升至第5名。據了解,申萬宏源證券近年來將機構業務作為業務收入和利潤的重要突破口,提升席位租賃業務收入;研究所分析師和銷售人員規模進一步擴充。
此外,天風證券、浙商證券分別同增16.1%、51.7%。天風證券上半年的席位租賃收入達3.1億元,同增16.1%。浙商證券實現席位租賃收入2.4億元,大增51.7%。
但大多數券商的收入卻同比下滑。中信證券上半年實現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8億元,居行業第一,同比下滑4.3%。長江證券上半年實現收入5.6億元,同比下降7.8%,從上年同期的第2名下降至第4名。
此外,收入超過1億的上市券商中,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國泰君安的席位租賃收入同比跌幅均超過5%;海通證券、光大證券、興業證券同比跌幅均超過10%,國信證券、方正證券、銀河證券的同比跌幅均超過20%。
廣發證券上半年實現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5億元,同比下降6.4%。海通證券實現收入4.6億元,同比下降11.3%。招商證券的席位租賃收入為4.5億元,同比下降8.5%。國泰君安的席位租賃收入為4.3億元,同比下滑7.1%。興業證券實現席位租賃收入4.1億元,同比下降10.3%。
從近期來看,券商在投研領域不斷地加大投入和布局。“研究業務靠砸錢是可以砸出聲響的,何況有的券商讓研究所自負盈虧。研究所雖然在財務上被視作成本部門,但研究一方面可以獲得分倉傭金,提升機構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為各個業務條線賦能,這也是浩大的工程。”一位券業人士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