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9月6日訊(記者 曾樂)在今日(9月6日)舉行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固德威董事長、總經理黃敏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在手訂單充足,不存在逆變器銷售數據造假的問題。
此前,有自媒體發文稱,國內逆變器行業的銷售數據存在造假嫌疑,并主要點名了古瑞瓦特、固德威、首航新能三家企業。而后,固德威于8月31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稱,該公司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要求確認收入,不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以上媒體報道內容不屬實。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業績會上,不少投資者再次提及該問題。其中,有投資者提問道:“此前貴公司在公告中澄清認為‘貿易國進口數據,與公司會計收入確認相關的海關出口數據,存在時間性等差異’,這其中的時間差異具體是多久?” 黃敏回應稱,由于貿易方式和確認收入條件的不同,其無法預估該時間差異。
(資料圖)
財報顯示,由于逆變器和電池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固德威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4.52億元,同比增長33.61%。不過,報告期內,其凈利潤為0.55億元,同比減少64.32%。固德威方面對此解釋稱,主要由于該公司經營規模擴大,員工人數增加,另新設智慧能源事業部、光電建材事業部,各項日常經營開支增加,但新設事業部尚未同比產生收入所致。
此次業績會上,黃敏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該公司智慧能源事業部的主要業務為工商業光伏電站項目,光電建材事務部的主要業務為BIPV。“公司當前主要以儲能作為戰略點,BIPV和分布式戶用系統等新業務板塊貢獻增量。”
固德威財務總監都進利進一步解釋稱,該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主要為成本及費用增加導致,成本端受缺芯等原材料漲價和新業務開拓的影響導致成本上升,費用端受經營規模擴大、團隊擴張等因素導致費用增長。
當前,固德威主營業務產品為光伏并網逆變器、儲能產品和戶用系統。報告期內,該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達84.20%,這主要來自于光伏逆變器產品的出口,且境外收入金額逐年上升。
固德威董事長、總經理黃敏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主要市場在海外,主要客戶均為海外客戶。公司戶用儲能逆變器主要銷售于歐洲和澳洲等,未來將在維持已有海外市場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新的海外戶儲市場,如美國、日本等。同時,國內戶用市場也已起步,未來將貢獻一定收入。”
黃敏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國外儲能逆變器市場良好,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公司在儲能領域布局較早,儲能產品豐富。我國戶用儲能裝機成本較高,在國內無法體現其經濟性。”
黃敏稱,缺芯已有所緩解,公司目前IGBT的國產化率約為30%,正積極尋求IGBT合作供應商。“公司將通過尋求長期合作的供應商來控制成本,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從而提升毛利率。”
報告期內,固德威研發投入為1.53億元,同比增長122.94%。 黃敏進一步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電力電子行業,以逆變器為主要研發領域,開拓新的業務板塊,如:BIPV和分布式戶用系統等。“公司目前沒有布局微型逆變器領域,將密切關注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