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9月14日訊(記者 敖瑾)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13日,嵐圖汽車正式披露增資項目信息。增資完成后,預計東風集團所持股權不低于77%,戰略投資者持有股權合計不高于15%,員工持股平臺所持股權不低于8%。
此次增資為嵐圖汽車2018年成立以來第一次外部股權融資。增資前,據東風汽車披露,嵐圖汽車89.66%的股權由東風集團持有,其余10.34%股權由員工持股平臺持有。
(資料圖片)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家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車品牌進行外部股權融資,包括廣汽埃安、上汽的智己以及長安汽車的阿維塔等。
今年上半年凈虧損7.38億元
增資項目信息顯示,嵐圖汽車本次募資用途,包括技術研發、數字化體系建設、生產能力建設及營銷投入等與增資方主營業務經營及拓展相關事宜。
據增資條件及遴選方案,意向投資人需采用貨幣方式出資,且出資幣種為人民幣;各意向投資人的投資金額不低于1億元,不超過15億元;意向投資金額在10億元以上的優先。
就投前估值、接受外部股東數量以及后續資本市場規劃等問題,《科創板日報》記者聯系了嵐圖汽車相關人士,對方表示已無更多詳細信息。
相關受托機構人士則對記者表示,因嵐圖汽車股東涉及央企,評估價值不便對外透露。
嵐圖汽車CEO盧放今年8月在接受財聯社記者專訪時曾表示:“期待民營資本的進入,可以給嵐圖的體制機制進行更深入的改革。”其進一步表示,東風和嵐圖不缺資金,更希望以資本為紐帶,把嵐圖的生態和朋友圈建立起來,“嵐圖融資的方向,更多是戰略投資,和投資人探討更多也是如何把嵐圖發展起來”。
目前,嵐圖旗下共兩款車型,SUV嵐圖FREE以及MPV嵐圖夢想家。嵐圖官網顯示,兩款車型均價超34萬元。
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場上,嵐圖汽車的市場表現并不算太好。銷售數據方面,據東風集團股份發布的產銷快報,8月嵐圖汽車銷量為2429輛,1至8月累計銷量1.11萬輛,月均銷量不到1400輛。
財務數據上,根據增資公告,2021年嵐圖汽車實現營收17.67億元,凈虧損7.06億元;今年上半年,嵐圖汽車增收不增利,營收增長至18.87億元的同時,凈虧損擴大到7.38億元。
傳統車企旗下新能源車品牌密集融資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傳統車企旗下新能源車開展外部股權融資。
8月1日,上汽旗下的智己汽車宣布完成A輪融資。智己汽車售價與嵐圖汽車相當,達到35萬元以上,但其到融資公布前累計交付量僅為1051輛,但這并不影響智己汽車的高估值。據悉,交割完成后,智己汽車投后估值將達近300億元。
8月3日,長安汽車公告,聯營公司阿維塔宣布完成A輪融資,規模為25.47億元。廣汽埃安也在8月份于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了新一輪增資項目。按照掛牌價格,廣汽埃安A輪投前估值約850億元,融資150億元,投后估值預計超過1000億元。為目前新能源車企IPO前最高估值。
上海一機構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傳統車企原班人馬做新能源車,體內競爭力其實不強,所以傳統車企一般選擇分拆,以新的主體去造車反而效果更好。”
業內人士指出,引入外部資本,除了帶來豐厚資本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對傳統車企進行內部革新,以新能源領域為突破口,補齊傳統車企的發展短板;通過引進外資、獨立運營,也可以擺脫資本考核和決策傳導等問題,加速項目發展。
有關注新能源賽道的投資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傳統車企不遺余力發展新能源車品牌,一方面是出于自身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需求,與此同時,也承載了地方對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劃。
“可以看到,這些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車品牌,在進行外部融資中都有地方產業資本的加入,各地都有自己的產業戰略布局考量,希望能占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席之地,扶植本地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
但其進一步表示,盡管新能源車品牌在資本市場受到熱捧,但對車企來說,發展的關鍵點仍然是技術和市場。“看看800V高壓、V2G之類的新技術新應用有何突破,市場端來說,現在國內新能源品牌車不少,也應該像當年的日本車、德國車一樣,銷往海外,不能只在國內市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