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9月19日訊9月19日晚,天宜上佳公告,近日收到某車企開發定點通知書。該車企決定選擇公司作為其零部件供應商,進入其特定車型碳陶制動盤開發和供應流程,具體型號產品的供應時間、價格以及數量均以雙方簽訂的供應協議或銷售訂單為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公司已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3.69億元,其中13.19億元就計劃投入高性能碳陶制動盤產業化建設項目。9月7日公司也在互動平臺表示,定增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同時,另一家碳碳復合材料廠商金博股份的碳陶制動盤,也在近期兩度收到比亞迪定點通知,且6月已獲廣汽定點。
【資料圖】
▌2025年市場規模或達百億
基于碳碳復材低密度、高強度、高導熱性、摩擦性能好、熱衰退程度輕等綜合優勢性能,其是高速制動場景中的理想剎車材料;而碳陶復材則解決了碳碳復材濕態摩擦因數衰減大的缺點,綜合性能再進一步,是最新一代剎車材料。
而碳陶制動盤也稱為碳陶剎車盤,是電動車未來關鍵減重零部件。
輕量化是碳陶制動盤的一大顯著優勢——純電動汽車重量每降低10kg,續航里程可增加2.5km,因此東吳證券預計,碳陶制動盤有望提高25km續航里程。值得一提的是,豐田高端跑車雷克薩斯RCF曾依靠CFRP材料和碳陶制動盤,進行多方面減重70kg,其中22kg由碳陶剎車盤貢獻。
此外,碳陶制動盤在耐高溫性、使用壽命(長達30萬公里)、耐磨性、剎車速度等方面均具備顯著優勢。
放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追求輕量化的趨勢之下,特斯拉已于2021年推出碳陶制動系統,蔚來、比亞迪等也大規模裝配高性能制動系統。
據中泰證券測算,2025年,碳陶剎車材料市場總規模可達百億級,其中,C級新車、新能源商用車及汽車改裝市場分別將為其貢獻37.04億元、21.61億元和57.2億元市場規模。
以本土企業的碳碳復材成本結構及降本經驗為參考,分析師認為碳陶復材降本有空間,且目前已有優化陶瓷化制備工藝、開發近尺寸預制體成型工藝、智能化生產制造等多個明確降本路徑。
而文初提及的天宜上佳與金博股份均已有低成本制備技術儲備,相較海外企業可實現大幅成本下降,且已開始與下游車廠建立定點合作關系,具備碳陶剎車盤量產能力。
機構指出,我國電動車市場以本土企業為主,本土碳陶剎車盤企業與主機廠在聯合研發、主機廠認證、產品性價比等方面有全面先發競爭優勢。產業有望在2023年迎來從0到1的放量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