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攬子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全面統籌實現多方共贏
相較傳統土地整備,利益統籌具備更加靈活的工作方式。馬田街道連片產業用地土地整備利益統籌項目作為光明區“5+8”連片產業用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光明區委區政府及馬田街道在通過規劃、土地、資金等統籌手段,一攬子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同時,切實算好政府“大賬”、社區集體“小賬”及被搬遷人“細賬”,實現政府、社區及相關社會群體的多方共贏。
項目啟動前,馬田街道連片產業用地土地整備項目范圍內多為低矮老舊廠房,雖有少數規上企業,但整體產能不高,規模效應偏低,高能耗高污染小微企業錯落分布,競爭力不強,不利于轄區高質量發展。
今年年初,光明區召開連片產業空間攻堅動員大會,要求以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統籌推進連片產業用地大整備,以更大空間、更高標準服務先進制造業落戶光明,構建“科學城+連片產業空間”發展格局。
為落實光明區規劃發展要求,馬田街道在2021年就完成光明區十大攻堅克難任務暨薯田埔連片產業用地項目的整備工作,超額移交土地約21萬平方米。待馬田街道連片產業用地土地整備完成后,可貢獻政府用地將超過100萬平方米,其中產業用地約46萬平方米,各類公益用地約53萬平方米,為光明區重大項目引進提供有力土地保障。
此外,項目整備完成后,片區還將分別配備規模達60班、54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各一所,同時著力打造集公交停車、調度管理等為一體的公明綜合車場,構建起布局合理、覆蓋范圍廣的公交接駁體系;還將規劃多處公園綠地,極大提高周邊居民生活質量,現代化、高品質產城融合片區呼之欲出。
3
打造企業落戶首選空間 跑出產業更新迭代加速度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是光明區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在助力光明打造“三地”的發展歷程中,馬田街道全力打造具規模效應、示范效應的連片產業空間,2022年需完成21.6萬平方米土地移交任務。為更好落實產業用地整備,馬田街道結合實際工作情況,自加壓力,迎難而上,計劃完成土地移交約41.6萬平方米,以更大空間、更高標準服務先進制造業“落戶光明、扎根光明、花開光明”,助力打造灣區科研經濟主陣地。
根據區位顯示,馬田街道連片產業用地土地整備項目位于光明西部,西面與寶安松崗接壤,北臨地鐵6號線,緊鄰光明鳳凰城、科學城等廣深科技走廊創新節點,周邊集聚飛亞達、康泰生物、星源材質、埃迪蒙托、雪仙麗等諸多大型企業。項目整備完成后,屆時將在北起松白路、南至公明樓崗大道,西至光明區界,東至南光高速的廣闊區域里形成連片的、具有規模效應的產業空間,是承接光明科學城產業外溢及重大項目引進的絕佳落腳點。目前,薯田埔片區已被列入《深圳市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空間布局規劃》,擬融合鐘表產業基地和內衣產業基地等布局精密儀器設備、智能傳感器及現代時尚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馬田街道緊緊圍繞光明區重點建設“8+5”產業集群工作要求,不斷推動國土空間體質增效。今年以來,已加快推進2022年招拍掛潛力地塊9、田園路及公明綜合車場等多個整備項目攻堅,并全面完成2022年招拍掛居住地塊6項目整備入庫工作,緊密配合產業布局需要,加快騰空拆除相關廠房,力爭做到從“項目等土地”到“土地等項目”的重大轉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馬田街道正緊緊依靠利益統籌這一政策抓手,通過科學規劃、連片整備、精準布局等手段,加速推進政府產業用地實現由小變大,化散為整。接下來,該街道將在推動國土空間提質增效的賽道上,不斷做優項目增量,盤活土地存量,全力打造光明區中部集群產城融合發展帶,為光明區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與深圳北部中心提供強大助力。(記者 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