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21日,三大股指低開震蕩,械茅邁瑞醫療重挫近8%,股價創逾一年新低。受邁瑞下跌影響,醫療器械板塊全線走低,海泰新光、奕瑞科技、惠泰醫療、歐普康視、愛美客等跌幅居前。
中證全指醫療器械指數早盤大跌2.76%,指數創2020年初以來新低!A股規模最大的醫療器械ETF(159883)早盤跌2.80%,場內價格創上市新低,半日成交額放大至3754萬元。從資金面上看,醫療器械ETF(159883)近10日凈申購5732萬元,近60日吸金超2億元。該ETF最新場內流動份額達15.76億份,創上市以來新高。今年以來醫療器械ETF份額增長6.65億份,年內份額增長率高達73%。
?消息面上,有市場傳言稱,邁瑞醫療今年8月廣東省海關出口數據表現不佳,主要受影響的是監護線產品。對此邁瑞醫療回應,公司目前仍未拿到海關相關數據,且實際銷售數據也可能與海關數據存在一定出入。此外,對方指出邁瑞醫療擁有3條產線,從目前來看,IVD產品的出口表現尚佳,整體影響預計并不大。
開源證券此前表示,醫療設備主要是受益于醫療新基建下的國產替代加速,國外市場需求提振等因素,是器械板塊中最穩健、政策邏輯最好的板塊。嚴肅醫療板塊基于醫院良好的口碑和就醫剛需。基于上述思路,當前重點從三個細分賽道中選股,分別是醫療新基建、嚴肅醫療服務、全球化出海機遇板塊。這些板塊需求穩定且受公共衛生防控擾動小,龍頭業績有望保持穩定,盈利能力持續提升,且估值已經調整到合理位置。
德邦證券認為,醫藥估值底部、配置底部和情緒底部下,值得戰略重點配置,在醫保接連釋放積極信號下,市場對醫藥板塊關注度逐步增加,有望持續獲得非醫藥資金積極配置:1、醫藥已充分調整且估值處于底部: 21M7 至今已調整 1 年多,幅度達 35%,目前申萬醫藥板塊整體估值(TTM 法) 為 21.6 倍,持續處于估值底部;2、全基嚴重低配:非醫藥主題基金(即全基)對 醫藥持倉已從 2020Q2 的 13.7%降至 2022Q2 的 6.6%,創近 5 年新低,從近 10 年維度看也是很底部區域;3、醫保并非一直壓制,近期接連釋放積極信號:①醫保談判續約規則清晰可預期,非無止境降價②創新藥械不納入 DRGs 和集采③口腔種植服務價格溫和,非一刀切,鼓勵優質優價;4、公共衛生防控:國內公共衛生防控雖有所散發,但隨著公共衛生防控政策和配套工具包(檢測、疫苗、藥物和醫療)的完善,國內就診和消費復蘇較為明確。當前醫藥仍處于底部震蕩區間,值得全基戰略性重點配置。
西南證券則表示,無需非理性恐慌,醫藥迎來戰略性配置機會。國內政策環境有所緩和:一方面,相關部門明確創新器械暫不納入帶量方式,這對于醫療器械創新是利好;另一方面因種植牙服務收費專項治理結果好于預期,醫療服務靜待復蘇。中長期來看關注三條主線:第一,未來醫保壓力將成為常態,尋找“穿越醫保”品種是關鍵。一方面尋找自主消費品種,另一方面,藥械企業通過“持續創新+國際化”有望穿越“醫保結 界”。第二,關注公共衛生防控后需求復蘇板塊。第三,UVL 事件后,產業鏈自主可控重要性凸顯,尤其是醫藥產業鏈上游,包括影像設備、生命科學產品及服務、生物藥制藥設備及耗材等。
數據顯示,醫療器械ETF(159883)為目前A股規模最大的一只醫療器械行業ETF。該ETF追蹤中證全指醫療器械指數,一指云集醫療設備、高低值耗材、IVD、醫美四大板塊,覆蓋科創板、創業板、主板醫療器械龍頭股,全面表征A股醫療器械行業發展。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醫療器械種類繁雜且研究門檻較高,個股波動大,個人投資者研究難度較高,借道指數基金更省心,還可分散個股投資風險。場內用戶可通過醫療器械ETF(159883),場外用戶可關注聯接基金(A份額013415,C份額0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