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易融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聯易融”或“聯易融科技”)發生工商變更,其中劉淑珍、劉墨、張捷不再擔任監事,李曼弦由職工監事變為監事。同時,聯易融的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負責人、首席代表、合伙事務執行人等)由宋群變更為冀坤。
據貝多財經了解,宋群為聯易融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而冀坤則為聯易融總裁、聯合創始人。據工商登記信息,宋群仍為聯易融董事長,冀坤為總經理、董事、法定代表人,周家瓊為董事。
而在9月22日,聯易融還披露了2022中期報告,除了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外,還補充披露了股權信息,以及管理層變動情況等。根據介紹,趙永生于2022年3月29日辭任該公司非執行董事。
(資料圖)
公開信息顯示,聯易融于2021年4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7.58港元/股。最終,聯易融的IPO募資凈額達到89.6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5.097億元)。在IPO階段,多家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合計約3.65億美元,其中紅杉資本認購約5000萬美元。
而截至2022年9月22日收盤,聯易融的股價則報收4.19港元/股,較IPO發行價累計下跌76.17%。按此計算,聯易融的總市值約為96.32億港元,較上市首日開盤時的約430億港元蒸發超過330億港元,早已“膝斬”。
而宋群曾稱,“聯易融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是公司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聯易融正式邁入國際資本市場。聯易融始終致力于通過科技和創新重新定義和改造供應鏈金融,堅持以科技為實體經濟服務”。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聯易融在2020年處理的供應鏈金融交易金額為1638億元,在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20.6%。相比之下,螞蟻集團(螞蟻金服)、京東科技(京東數科)和金融壹賬通的占比分別為19.8%、15.9%、6.9%。
早前招股書顯示,聯易融2018年、2019年、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3.83億元、7.00億元、10.28億元,其中2019年、2020年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82.8%、46.9%;年內虧損(凈虧損)分別為14.10億元、10.82億元、7.1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約32.09億元。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聯易融2018年、2019年、2020年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分別為-1412.5萬元、3650.5萬元、1.923億元。而在2021年度,聯易融的收入為11.98億元,同比增長16.48%;經調整凈利潤2.89億元,同比增長50.4%。
以此來看,聯易融的盈利水平在逐漸增強。不過,該公司的收入增速則明顯放緩,對應的收入增長率由2019年的約82.8%,降至2021年的約16.5%,相對減少了約66個百分點,但整體仍保持增長態勢。
而在2022年上半年,聯易融的收入則出現了同比下滑的情況。具體來看,聯易融2022年上半年實現收入5.10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5.27億元減少3.1%;經調整凈利潤為1.28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52億元減少16.0%。
值得一提的是,聯易融的毛利仍實現了增長,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約為4.24億元,同比增長4.2%。同時,聯易融的毛利率繼續提升,由2021年上半年的77.3%增至2022年同期的83.1%。
2022年上半年,聯易融的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的核心企業客戶數為285家,較2021年增加31%;金融機構客戶數為141家,較2021年增加7%。2022年上半年,新增客戶中的62%為現有客戶或合作伙伴引薦。此外,聯易融的客戶留存率于2022年上半年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