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軒竹生物”)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軒竹生物擬募資24.70億元,中金公司為其保薦機構。
據公開報道,軒竹生物的前身——軒竹醫藥是一家國際化的創新藥研發企業,成立于2002年。2020年,軒竹生物獲得國投招商等資金A輪9.63億元戰略投資,并于2021年12月完成超6億元B輪融資。
(資料圖)
據貝多財經了解,軒竹生物于2018年9月注冊成立,是一家新分子實體創新藥物研發商,是四環醫藥(HK:00460)的非全資附屬公司。該公司旗下還有山東軒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要進行新分子實體藥物的研究和開發。
四環醫藥曾在此前公告中表示,現階段尚未確定軒竹生物的發售價及預期規模,無法確定擬上市所得款項,預計所得款項將介于人民幣12億元至35億元。預計分拆完成后,四環醫藥持有該公司股權可能由62.39%降至46.79%,仍是其單一最大股東。
而據招股書介紹,軒竹生物的實際控制人CHE FENGSHENG(車馮升)、GUOWEICHENG(郭維城)、ZHANG JIONGLONG(張炯龍)和孟憲慧通過四環醫藥及其下屬企業控制該公司62.3892%股份的表決權。
截至目前,軒竹生物暫未實現商業化,未產生收入。因此,軒竹生物處于持續虧損的狀態。招股書顯示,軒竹生物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凈虧損分別為3.62億元、1.62億元和4.62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軒竹生物的凈虧損為1.57億元。
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軒竹生物的扣非后凈虧損分別為3.55億元、2.25億元、5.12億元以及1.64億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軒竹生物的資產總額約為17.4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約為16.42億元。
軒竹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已將7個產品推向臨床及之后的開發階段,其中1個產品已處于NDA審評階段,2個產品處于臨床III期研究階段,1個產品處于ANDA審評階段,3個處于臨床階段的自主研發產品對外轉讓或授權。
值得一提的是,軒竹生物在提示風險時稱,其已成功開發出KBP-3571安納拉唑鈉、XZP3287吡羅西尼、XZP-3621等7個創新藥產品并推進臨床階段,但是無法保證能持續開發出具有臨床價值的產品。
軒竹生物還表示,創新藥的臨床階段具備較大不確定性。據介紹,該公司管線中3個核心在研產品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或NDA階段,另有4個主要在研產品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但是臨床試驗方案能否順利實施及完成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截至2022年6月30日,軒竹生物已取得的專利權合計249項,其中境內專利148項,境外專利101項,用以支持和保護公司的技術。軒竹生物認為,積淀深厚且全面的研發平臺,使得其可以更高效可靠地控制研發過程,靈活調整開發策略,高效地推進產品開發。
2019年、2020年、2021年,軒竹生物的研發投入分別為4.16億元、2.31億元和3.70億元,滿足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在6000萬元以上的要求。截至2021年末,該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325人,占員工總數的82.07%。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軒竹生物共有184項專利申請信息,在12個國家或地區有所布局。通過算法分析,軒竹生物的專利主要專注在化合物、醫藥技術領域、組合物、抑制劑、立體異構體等技術領域。
相比之下,軒竹生物旗下山東軒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則擁有411項專利申請信息,均為發明專利,主要專注在化合物、醫藥技術領域、組合物、立體異構體、抑制劑等技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