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10日訊(記者 劉夢然)在上半年登上光伏板塊營收、凈利潤榜首后,通威股份(600438.SH)三季度繼續交出高增長業績答卷。最新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預計214億元-218億元,同比增長259.98%-266.71%。
業內分析認為,按照公司目前盈利水平,全年凈利潤有望實現300億元。不過,面對硅料價格逐漸見頂,業內亦有擔憂聲音出現:伴隨硅料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公司盈利水平或將同步受波及。
對此,財聯社記者從通威股份證券部獲悉,利潤方面,首先硅料價格走勢難以判斷,過剩預期在去年就已經出現,不過今年一直維持比較好的表現;同時,公司本身也有技術和成本優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悉,在上游工業硅原料價格穩定的情況下,通威股份的生產成本在3到4萬元/噸。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持續擴張產能,未來即使面對價格波動,在銷售量上對利潤也有一定穩定效果,具體情況取決于市場價格波動幅度。據現有規劃,公司2024年硅料名義產能將達到75萬噸。
電池片方面,通威作為出貨量頭部企業,其價格變化對行業具有一定參考意義。9月27日,在上游硅片價格持平情況下,通威單晶PERC電池報價上調,其中210尺寸電池片價格上漲3分,漲至1.33元/W。
通威股份方面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提價主要因下游需求比較旺盛。后續是否繼續提價,會根據市場情況作出動態調整。
與通威股份業績預告一同“報喜”的,還有硅片企業上機數控(603185.SH)和TCL中環(002129.SZ)。據上機數控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約174.86億元,同比增長130.49%;歸母凈利潤28.31億元,同比增長101.43%。
上機數控現有單晶硅產能30GW,且還在進一步擴張中。今年6月,子公司弘元新材擬在包頭投資建設年產40GW單晶硅拉晶及相關配套生產項目,總投資148億元。8月,公司宣布在徐州投建25GW單晶硅切片項目。
另一家硅片企業TCL中環發布了業績預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9.3億-50.7億元,同比增長78.53%-83.6%。
不過,與多晶硅面臨的過剩預期同樣,硅片環節亦面臨一定的過剩風險。按照公告計劃,到2022年底,隆基綠能、TCL中環、上機數控、京運通和雙良節能的硅片理論產能將分別達到145.45GW、140GW、35GW、20.5GW和20GW。
有業內分析認為,從近期硅片公開報價情況看,報價持平或說明行業已經隱現價格戰前兆。事實上,近兩年,無論單一的硅片廠商還是一體化廠商,都有步伐非常大的擴張計劃。硅片產能釋放后,行業競爭格局加劇,毛利水平或有下行壓力。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