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資料圖)
日前,港交所官網披露了達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達勢股份”或“達美樂中國”)的上市申請材料。這家憑借達美樂品牌在國內比薩行業排名老三的公司,再度向資本市場發起沖刺。
值得注意的是,達勢股份拿到的達美樂的首期特許經營授權將在2027年6月終止。雖然達勢股份可以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續期額外兩個10年,但這為達勢股份日后的發展埋下一定的隱患。
招股書顯示,達美樂中國近年的營收能力不斷提升,2019年至2021年其營收從8.37億元增至16.11億元。但營收屢屢增長的背后,達美樂中國的凈虧損卻在不斷擴大,達美樂中國三年半的時間里累計凈虧損超過10億元。
連年的虧損之下,達美樂卻無停止擴張的意思。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達美樂中國在中國大陸的12個城市擁有547家直營門店,但達美樂中國仍計劃在2022年、2023年各開120家、180家新店。
靠著在外送方面獨特的專長及領導地位,達美樂中國在比薩行業成為了外送專家,但30分鐘必送達的外送服務也加重了達美樂中國的運營成本壓力,其中包含外賣員、門店員工薪資在內的巨額員工薪酬開支常年占到同期公司總營收的40%以上。
達美樂中國二次遞表
近日,達勢股份在港交所更新了上市申請資料,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美銀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這是繼3月首次向港交所遞表申請狀態轉為“失效”后,達美樂中國再次向港股發起的沖刺。
而根據天眼查,達勢股份成立于2022年, 位于香港特別行政區。這意味著,達勢股份或專為上市而設。
1960年,一家名為達美樂比薩的餐飲品牌在美國成立。雖然達美樂比薩早在60多年前就已誕生,但其真正進入國內市場是在1997年,彼時達美樂在北京開出了第一家門店。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達美樂比薩成功登陸全球的90多個國家及地區,擁有的餐廳數超過19200家。若按去年全球的零售額計算,達美樂比薩是全球最大的比薩公司,而達勢股份正是達美樂比薩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
達勢股份與達美樂的緣分,要從2010年12月說起。彼時,達勢股份將Pizzavest China Ltd.收購,前者正是達美樂比薩于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省及浙江省的總特許經營商。2017年6月,達勢股份又與達美樂比薩的附屬公司Domino’s International續簽總特許經營協議,進一步擴大其特許經營輻射的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拿到達美樂在中國市場的特許經營權,達勢股份每年需繳納包含總特許經營費、門店特許經營費、特許權使用費在內的費用。2019年至2021年,達勢股份向達美樂支付的相關授權費用分別為3950萬元、5070萬元、1.15億元。
據了解,雙方簽署的協議初步期限定為10年,初始期限將于2027年6月1日屆滿,不過達勢股份滿足若干條件,仍可額外續期兩個10年。換言之,自2017年6月起計算的30年后,達美樂中國還能否重新拿下達美樂位于國內市場的特許經營權將充滿不確定性。
雖然達美樂中國的目標是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比薩公司,且達美樂比薩已經在全球拿下比薩行業的第一,但達美樂中國目前還未能在國內實現同步制霸。按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去年的銷售收入計,達美樂中國在國內排行老三。
為了在國內打開市場,贏得更多國人的胃,達美樂中國做了不少本土化的嘗試,比如達美樂中國在經典的意大利香腸比薩口味之外,推出迎合中國人口味的照燒風味牛肉土豆比薩等。
同時,為了打造出品牌與對手的差異化,達美樂中國在外送服務方面打出30分鐘必送達的口號,并配備了專職于達美樂的外送騎手隊伍。達美樂中國若未能在下單的30分鐘內將餐品送出,則需為客戶贈送優惠券。
然而,國內比薩領域的市場發展尚處于低下的狀態,比薩目前在國內是否是一門好生意仍有待商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以去年數據作為參考,國內每100萬人擁有10.9家比薩門店,而同屬東亞、與中國飲食文化相似的日本及韓國,每100萬人擁有的比薩門店分別為28.1家、28.3家。
“比薩外送專家”瘋狂開店
憑借多年在中國市場的經營,達美樂中國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收入。2019年至2021年,達美樂中國分別實現8.37億元、11.04億元、16.11億元的營收。
就渠道而言,達美樂中國的訂單主要源自線上渠道。以今年上半年為例,達美樂中國源自自有線上渠道和第三方渠道的營收分別為4.71億元、3.84億元,兩者合并占到總營收的94%,同期源自線下渠道的營收為5400萬元,占比僅為6%。
從消費者的用餐選擇來看,達美樂中國沒有辜負“比薩外送專家”的稱號。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達美樂中國源自外賣渠道的營收分別為5.86億元、8.22億元、11.80億元、6.50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均超過七成。
達美樂中國營收規模的增長,離不開其門店網絡的擴大。近年來,拿到特許經營權的達美樂中國不斷擴張自己的門店網絡,其門店數從2019年的188家漲至今年年中的508家,漲幅達到170%。
雷達財經注意到,達美樂中國的門店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截至上半年末,達美樂中國超過一半的門店都位于北京、上海,占比約為56%,剩下的門店主要位于國內的深圳、廣州、天津、杭州等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而這部分城市被達美樂中國統稱為“新增長市場”。
就門店層面而言,達美樂中國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的經營利潤分別為3644.2萬元、4467.9萬元、1.49億元、8332.5萬元,同期達美樂中國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率分別為4.4%、4.0%、9.2%和9.2%。
不過,達美樂中國在招股書中也直言,開設新店可能對其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持續產生的凈虧損“未必能夠保持或擴大現有門店的銷量”。
即便如此,達美樂中國仍舊沒有停下擴張腳步的意思。
在達美樂中國看來,國內還有許多可供其成功開設新店的位置,達美樂中國也有進一步擴大地理覆蓋范圍、強化市場滲透的計劃,達美樂中國計劃在2022年、2023年分別再開設120家、180家新店。
行業人士指出,由于飲食習慣和消費意愿的差異,相比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下沉低線城市的消費者對于比薩和外賣的消費熱情相對較弱。此外,下沉城市在外賣配送網絡的配置方面也與一線城市有些許差距,達美樂中國想要在“新增長市場”繼續兌現30分鐘必送達的承諾,需要在外賣配送方面持續加大投入。
三年半虧損超10億元
盡管門店數量不斷增加,營收也屢創新高,但達美樂中國卻始終未能扭轉公司層面的虧損困境。
2019年至2021年,達美樂中國的凈虧損分別為1.82億元、2.74億元、4.71億元。今年上半年,達美樂中國再度錄得9550萬元的凈虧損。三年半的時間,達美樂中國的凈虧損合計超過10億元。
之所以公司層面仍沒能實現盈利,主要是由于達美樂中國將擴大門店網絡優先于直接基本盈利能力的戰略決策。
就門店而言,新開門店初期并不盈利,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提高銷售額并收回開店成本;就公司層面而言,為了支持門店網絡擴張,達美樂中國對業務進行了大量投資,如對門店發展、區域門店管理及信息技術功能的人才儲備進行投資,以及品牌建設活動等。
為了支持經營,達美樂中國招募了規模龐大的員工。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達美樂中國旗下的全職員工數量為3199人,而同期公司的兼職員工數量達到9705人,這部分兼職員工主要擔任騎手及店內員工的職務,這很大程度上與達美樂中國廣開門店并踐行30分鐘必送達的服務有關。
雷達財經注意到,因為招募了大量的全職員工和兼職員工,人力成本因而成為了達美樂中國肩上的重擔。招股書顯示,達美樂中國的員工薪酬超過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在其各項支出中位列第一。2019年至2021年,達美樂中國的員工薪酬開支分別為3.36億元、4.69億元、7.03億元,分別占到公司同期總營收的40.1%、42.5%、43.7%,三年間占比不斷升高。
從達美樂中國將30分鐘必送達作為其口號起,自建生產能力、門店系統和配送網絡的費用就成為其不可避免的重要支出。招股書顯示,達美樂中國此次上市募集的資金,也將主要用于擴張門店網絡和擴大中央廚房的容量,提高技術能力從而提高經營效率、服務能力和顧客體驗以及用于一般企業用途。
雖然達美樂中國為了做到30分鐘必送達的承諾在外送上花費了不少的成本,但黑貓投訴平臺上仍有不少消費者向其發起了投訴。截至發稿,黑貓投訴平臺上與達美樂比薩有關的投訴達232起,其中不乏消費者對于達美樂配送服務超時、外送員提前確認送達、配送超時后未發放優惠券等類型的投訴。
注:本文是雷達Finance(ID:leizhuba)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