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10月19日訊(編輯 鄭遠方)鋰鹽價格又刷新高。
(相關資料圖)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18日電池級碳酸鋰漲2000元/噸,均價報53.75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漲2500元/噸,均價報52.3萬元/噸,續創歷史新高。
就在10月14日,電池碳酸鋰價格剛剛突破前高53萬元/噸,均價報53.15萬元,較去年年初漲超8倍,較今年年初漲約九成。
在Pilbara第十次拍賣之前,公司18日公告,已接受7100美元/噸的拍賣前競價并附加10%押金,這一報價等同于SC6.0 CIF中國等價基礎的7830美元/干噸。
此外,Pilbara第九次拍賣價格大漲10%,澳大利亞鋰礦商Core Lithium以951美元/噸的成交價完成了首次鋰輝石原礦的拍賣招標。
不過,相較于高歌猛進的鋰鹽鋰礦價格,二級市場鋰鹽廠商近日股價卻表現平平。
A股中,18日天齊鋰業、鹽湖股份、藏歌礦業、富臨精工、西藏珠峰、盛新鋰能等小幅微跌,西藏礦業、久吾高科收盤漲幅也低于1%。
再看美股,當地時間周二,Livent、SQM、美國雅保分別上漲2.5%、2.02%與1.47%;月初至今分別下跌6.49%、3.42%、4.83%。
鋰鹽未來價格究竟怎么走?
總體上看,海外各家機構對鋰鹽未來價格走勢仍存在分歧,有繼續樂觀看漲者,也有保守看空派。
▌保守者認為,2023年鋰鹽將供應過剩,屆時價格也將回落。
摩根士丹利上周出手將SQM評級為減持,其指出SQM 9月鋰出口數量環比下降10%,出口均價環比下跌11%,其中出口中國的鋰均價由8月的7萬美元/噸暴跌至5.5萬美元/噸,導致均價下跌的部分原因是出口產品組合中高純度碳酸鋰出口量環比減少12%。
該機構認為,2023年鋰價開始下跌時,SQM股價將跑輸大盤。該報告發布之后,美股相關鋰鹽供應商股價大跌。
西南證券10月16日報告指出,市場對鋰鹽供應過剩預期比較一致,鋰鹽企業股價已提前反映并大幅回落,鋰板塊仍呈現明顯的弱現實強預期特征。
不過,分析師預計,四季度碳酸鋰價格環比繼續上漲。同時,未來鋰礦成本曲線會變得更加陡峭,對2023年鋰價回落幅度保持審慎觀點。預計2023年鋰價首先回落至35萬元/噸附近,然后再評估供需狀況。長期看,更應該關注鋰礦-鋰鹽建設周期和下游電池需求周期的天然不匹配,把握結構性錯配機會。
圖片來源:西南證券
▌樂觀派認為,短期內碳酸鋰供需矛盾難改,鋰精礦價格屢創新高,預計碳酸鋰的價格大概率將繼續維持上漲趨勢。
例如,華西證券10月18日報告指出,整體鋰產業鏈供給需求之間出現時間錯配,導致目前鋰精礦供不應求,且預計錯配時間遠長于市場預期——市場普遍預期2023年碳酸鋰價格見頂回落,而該機構認為2023年大概率呈現供需平衡,至于2024年還需繼續跟蹤觀察。
分析師指出,當前正處于產業鏈全年最旺的時候,疊加Q4青海鹽湖端季節性減產及鋰鹽廠檢修安排,預計供給將愈來愈緊,不排除今年冬天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至60萬元/噸以上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智利海關數據顯示,9月對中國出口鋰鹽均價為4.53萬美元/噸,環比大減23%——這是市場擔憂海外鋰價趨勢上走弱的原因之一,也與上文摩根士丹利的看空報告理由相似。
但中泰證券10月16日報告表示,智利海關出口價格通常為SQM或美國雅保銷售給中國子公司的內部結算價格,僅有少量直接出口給下游客戶,并非最終實際成交價格;其次,SQM 9月開始出口低附加值的硫酸鋰(在中國深加工成氫氧化鋰對外銷售),也拉低市場均價。
此外,如今A股邁入三季報披露期,多家鋰鹽廠商也已發布業績預告。
但單看Q3各家公司凈利潤,行業已出現分化:天齊鋰業、新化股份、西藏礦業當季凈利潤環比下降,其中西藏礦業更是同環比雙雙大幅下滑。
西南證券認為,四季度碳酸鋰價格環比繼續上漲,更應該關注四季度資源自給率有提升空間和產能釋放較確定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