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新消費日報10月20日訊(記者 李丹昱)拼多多Temu上線不足兩個月,已開始著手擴張。近日,拼多多在非洲也上線了Temu,并已在非洲多個國家進入GooglePlay購物免費榜前200應用之列。
據新消費日報記者了解,目前拼多多還未正式布局非洲市場,只是先上架了Temu APP。
目前,拼多多Temu僅在北美市場鋪開,當地時間10月15日,Temu在美國蘋果應用商店的購物板塊中排名第五,10月17日Temu升至第二,僅次于亞馬遜購物;10月18日,Temu則沖上美國蘋果應用商店購物板塊的榜首位置。
(資料圖片)
可以看出,在北美市場發展較為順利的拼多多,已經不滿足于單一海外市場,開始尋求擴張。
Temu放棄“砍一刀”模式
Temu首站選擇北美,考慮歐美客戶對隱私的關注,并未上線“砍一刀”功能。Temu的界面相對拼多多更為簡潔,增添了“購物車”功能。
上線之初,有消息指出,未來Temu仍將添加“砍一刀”功能,但這一說法并未得到拼多多方面確認。
一直以來,“砍一刀”都是拼多多在國內引流獲客的主要方式,這一策略帶來了低成本流量裂變,與之對比Temu在海外則沒有微信等社交平臺的加持。目前在美國獲客成本較高的情況下,Temu引流難度加大。
浙商證券研報中指出,預計Temu未來可能會延續拼多多社交+游戲的引流策略。目前,Temu在Instagram、Twitter和Facebook上都建立了官方賬號,在Facebook上已經開始發布推廣的合作,推廣方式主要包括在Tik Tok、YouTube和Instagram上發布視頻的形式,根據粉絲人數確定推廣價。
隨著電商平臺競爭逐漸激烈,用戶選擇更多,獲客成本也在逐漸提升。據悉,2013年獲客成本平均為4.5美金/用戶,目前獲客成本達到40美金/用戶。
“歐美客戶普遍沒有分享鏈接的習慣,Temu聚焦低價即可,不需要逆向培養用戶習慣。”跨境電商專家陳濤認為,如果拼多多將Temu在非洲大規模鋪開,“砍一刀”或將重現,這也更加符合當地市場追求低價的特點。
從全球市場來看,非洲是增長最快的電商市場之一,而且是與東南亞市場有相似之處的低價市場。在非洲市場尚未形成穩定格局的情況下,是值得開辟的新興市場。
數據顯示,非洲至少有631個實體商品B2C在線市場。中國玩家占據非洲電商平臺主導地位。DataSparkle數據顯示,非洲地區購物類應用活躍度排行榜中,中國玩家比例達60%。
據陳濤介紹,非洲以及東南亞市場的引流成本均低于北美市場,這也對以低價商品為主的Temu商家較為友好。“尤其是在悄然上漲的運營和物流成本導致賣家的利潤空間在無形中被壓縮的背景下,平臺需要更低的成本吸引招商。”
據了解,Temu目前采取0傭金、0保證金的模式招募全品類商家,但賣家無定價權,由平臺統一定價,然后以供貨價與賣家結算。Temu整體流程大致為賣家報價、寄樣審核、賣家供貨、平臺銷售、簽收結款,到貨時間預估為7-9天左右,賣家簽收后,按照簽收日T+1來結款。
有從事跨境B2B業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Temu當前定價普遍較低,雖然有利于吸引新客戶,但長此以往,很容易打擊商家積極性,從而導致商家流失,缺乏多樣性。“Temu需要盡快拓展到更多的市場,以量帶動營收,提升賣家信心。”
出海成本高昂 拼多多承壓?
據悉,Temu目前并未在海外建倉,預計短期物流將主要通過直郵的方式實現,主要依靠專線運輸服務或與國際物流商合作。有買家在社交平臺提及,Temu在美國市場多以FedEx為主。
Temu上大部分商品顯示的交貨時間在5-15天,如果延遲交付,買家將獲得全額退款,并免費獲得商品。
與國內市場相比,國外市場物流派送成本整體較高,今年上半年,亞馬遜曾發布公告上調物流費。業內擔心,較高的物流成本可能會使低價策略難以為繼,帶來虧損。
對比來看,Temu的主要對手SHEIN、Shopee均有當地倉。
其中,SHEIN選擇與第三方物流合作,建立海外退貨倉。通過在海外建立退貨倉,退貨后商品可以快速二次銷售,降低物流和庫存成本。
Shopee自建物流體系SLS,結合各地特點,通過自有物流平臺Shopee Express或與第三方物流平臺合作的方式,實現跨境物流服務、倉儲、運輸、進出口報關清關等相應的物流服務,且配送價低于市場價約30%。總部位于新加坡的Shopee已在國內建立上海、泉州、深圳和義烏四個轉運倉。
上述負責人認為,Temu自建倉是早晚的事,未來如果單量達到一定量級,也有可能與極兔一起打造出海物流。“年終大促是Temu以及所有跨境電商的重要節點,拼多多有可能在四季度與更多的當地倉合作。”
“黑五”、“雙十一”、“圣誕季”接踵而至,跨境電商的競爭也愈發白熱化。Temu不僅需要面對SHEIN、Shopee的挑戰,還要應對海外零售商去庫存,商品價格或將進一步下探,但同時帶來不小的業績壓力。
“對于拼多多來說出海是續多多買菜又一個戰略級的項目,以低價以及補貼的策略來撬動流量,這也意味著Temu不會錯過歐美市場重要的年終大促。”
浙商證券也在研報中提及,商業模式上,前期類自營的商業模式,后期主要依然需要依靠平臺模式變現。目前SKU仍在擴充當中,未來仍然需要看客單價以及規模效應;需求上,低客單價符合全球消費趨勢,且可能是一段時期的趨勢。競爭對手如SHEIN、Wish、Shopee已經深耕海外多年,且有巨頭亞馬遜,當前的效率基于品類較少,隨著品類的擴充,效率能否保持且能夠形成復購,有待觀察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