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廈眼科”)開啟申購,不久后將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本次上市,華廈眼科共計發行6000萬股,發行價為50.88元/股,發行市盈率為59.86倍。
公開信息顯示,華廈眼科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專注于眼科專科醫療服務的大型民營醫療連鎖集團,向國內外眼科疾病患者提供各種眼科疾病的診斷、治療等眼科醫療服務。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華廈眼科已在國內開設57家眼科專科醫院。
本次沖刺創業板上市,華廈眼科擬募資7.8億元,計劃用于天津華廈眼科醫院項目、區域視光中心建設項目、現有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升級項目、信息化運營管理系統建設項目,以及補充運營資金項目等。
(資料圖片)
而按照發行價50.88元/股和新股發行6000萬股計算,華廈眼科預計本次上市的募資總額約為30.528億元,扣除預計約2.84億元的發行費用(不含增值稅),預計募資凈額約為27.68億元,超額募資約20億元。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華廈眼科的前身為廈門眼科中心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法定代表人為蘇慶燦。當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5億元,對外投資了41家公司,其中20家位于福建省。
而據貝多財經了解,蘇慶燦也是華廈眼科的實際控制人,現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直接持股比例為34.05%。同時,蘇世華與蘇慶燦系一致行動人,蘇慶燦與蘇世華合計持有該公司70.56%的股份,合計控制68.16%的表決權。
據招股書介紹,截至2022年6月30日,華廈眼科擁有醫務人員3278人,其中醫師897人,為公司臨床診療服務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公司不斷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眼科診療設備和技術,持續為患者提供國際前沿的診療技術和優質的診療服務。
財務方面,華廈眼科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為24.56億元、25.15億元、30.64億元和15.7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2億元、3.21億元、4.54億元和2.3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94億元、3.06億元、4.76億元和2.57億元。
同時,華廈眼科預計該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的收入約為25.2億元至25.4億元,同比增長約10.02%至10.89%;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3.95億元至4.05億元,同比增長約17.34%至20.31%;預計實現扣非后凈利潤約為4.25億元至4.35億元,同比增長約18.39%至21.18%。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華廈眼科的核定床位數為3603張,實際開放床位數為2951張。2021年,華廈眼科的年門診人次達167.14萬人次,實施眼科手術的手術眼數達29.28萬眼。同時,該公司在國內已開設23家視光中心,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醫學驗光配鏡服務。
其中,眼科醫療業務為華廈眼科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的核心。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華廈眼科來自眼科醫療業務的收入分別為21.90億元、21.89億元、26.26億元和13.37億元,占比分別為90.04%、88.53%、87.33%和87.81%。
相比之下,華廈眼科來自配鏡業務的收入分別為2.23億元、2.65億元、3.61億元和1.77億元,占比分別為9.18%、10.70%、12.01%和11.60%。同期,藥店業務的收入貢獻占比分別為0.77%、0.77%、0.66%和0.59%。
華廈眼科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凈利潤主要來源于廈門眼科中心,部分下屬醫院處于虧損狀態。據介紹,該公司開設的57家眼科專科醫院中,尚有18家開展眼科診療服務的眼科專科醫院2021年度處于虧損狀態。
華廈眼科解釋稱,主要原因系部分醫院尚處于市場培育期,在前期經營中醫院裝修支出、設備購置的折舊攤銷規模較大,同時面臨醫生、護士等人員的人工成本,在未能實現一定規模的營業收入之前,醫院將處于虧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