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10月26日訊(記者 曾樂),昨日(10月25日)晚間,大全能源、TCL中環分別發布簽訂硅料銷售和采購合同的公告。雙方在公告中所提及合同標的、合同時長、多晶硅噸數均一致。這也被市場分析認為,大全能源、TCL中環大概率分別為此次合同的銷售方與采購方。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計算方式不同(即:大全能源以現價方式計算采購金額;TCL中環以價格預測方式計算采購金額),雙方在公告中所預計的采購金額相差了一倍不止,相差金額約678.24億元。(相關內容詳見《科創板日報》此前報道: 43萬噸硅料羅生門!大全能源和TCL中環公告“打架” 預估價格竟差一倍)
那么,大全能源、TCL中環是否為上述合同中的銷售方與采購方?而雙方對于這43.2萬噸的多晶硅成交金額為何出現分歧?帶著這些疑惑,今日(10月26日)上午,《科創板日報》記者分別致電大全能源、TCL中環證券部。
(資料圖)
▍預計采購金額計算方式不同背后
對于雙方是否為上述合同中的銷售方與采購方,大全能源證券部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以公告內容為準,我們公告中沒有透露客戶的信息?!盩CL中環證券部方面則回應稱:“我們沒有公開合同中上游供應商的情況,所以不便對外說明?!?/strong>
對于因計算方式不同,使得43.2萬噸的多晶硅成交金額出現分歧,大全能源證券部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解釋稱:“此前我們都是默認以行業現價來預估采購金額。本次采購合同的時間周期較長,長達六年時間,期間存在較多因素使得硅料價格發生變化,這也意味著硅料價格會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認為以現價來預估未來合同的額度可能會更為妥當。實際上我們還是采用月度定價的方式,長單中鎖量不鎖價。”
TCL中環證券部方面則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我們簽訂的合同沒有固定價格,它是按月來進行計價的,沒有鎖定價格。采用估算的方式,是考慮到未來硅料價格會下降,這便需要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
據TCL中環公告披露,雙方約定,實際采購價格采取按月議價方式,采購金額可能隨市場價格產生波動,實際以當月采購訂單為準。從交貨時間及付款方式來看,雙方在每月30日前簽訂次月采購訂單,按合同雙方每月簽訂的采購訂單中的具體約定履行。
對此,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通常在合同里是不表述金額的。只是由于長單雙方基本是上市公司,屬于重大交易合同,為了顯示交易規模,除了數量,通常會給一個參考金額,估算的單價一般取目前實際的交易價格。”
對于“鎖量不鎖價,按月交付”這一常見的硅料/硅片長單采購方式的具體流程,呂錦標解釋道:“通常雙方根據自已的產量與需求,將每月的交易量確定下來,固定到合同里。每月底,雙方就次月的交易量確定價格,這個價格是隨行就市,然后第二個月就是交付硅料?!?/strong>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從過往公告來看,不少業內企業,如:大全、通威、協鑫、晶科、天合等大多按照現價的口徑進行相關披露。
“大全能源、TCL中環其實是給出了兩個角度:一個基于現在,一個基于未來。公告中重要的信息其實是采購量,公告中提到的價格其實只是作為一種參考價值,因為長單通常是鎖量不鎖價、按月議價、分批采購。”另有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
▍硅料價格下降還有多遠?
與其他環節相比,硅料的擴產建設周期相對較長,其下游環節,如:硅片、電池片、組件的產能擴張則相對較快。因此,在某些階段可能出現硅料階段性供給緊缺的情況。
TCL中環證券部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到,“目前硅料供應已逐漸放開,雖然價格沒降,但量還是有提升的。至于硅料何時會降價,這還需要看上下游的博弈情況,但我們預計到來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
自今年以來,硅料價格持續上漲,已創下十年新高。與此同時,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硅料價格有望下降”,這也成為當前市場中的主流觀點。
其中,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曾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多晶硅90%以上的量供長單交易,長單鎖量,一月一議價。去年以來,多晶硅零售市場嚴重供不應求推動價格上漲,并帶高了每月一議的長單價格。預計年底會有改觀,12月份單月供應量超10萬噸,留給零售市場的供應可能增加到超1萬噸。明年多晶硅擴產仍保持產能倍增,明年的供應量超156萬噸,足夠600吉瓦光伏用料。
國信證券近日研究表示,未來硅料價格進入下行區間,帶來下游環節的盈利改善,其中電池環節議價能力較強,組件環節簽單周期具備期貨屬性,有望更加受益。
另有機構預計,四季度硅料價格將出現一定幅度下降,而后行業需求釋放,再為硅料價格形成一定支撐。明年一季度進入光伏行業相對淡季,產業鏈價格有望開始進一步下降。